第384章昂須我友(第2/3頁)

“成都侯……”

宋祎聞言一怔,徐徐轉身,卻見華燈盛放雍容,司馬紹闊步而來……

……

春雨蒙絲,染盡上蔡,待至彤日復現,時令已至谷雨,三月二十四。谷雨未雨,羞怯半月之日爬上了樹梢,將光芒肆意播灑。田野裏,阡陌翻新土,嫩苗迎輝陽,露珠凝於其上,紙鶯飛過一望無際的苗海,被風一繚,冉展於天。

此刻,荀娘子身披華甲,肩襲紅氅,按著長劍,斜望了一眼天上紙鶯,搖了搖頭,度步入東院。

院中靜到極致,紅筱跪坐於檐下,身前豎著套甲木人,腿畔放著盛水木盆,正抱著牛角盔默然洗濯,眸子卻時不時的溜一溜樹下人。

樹影交錯,松煙入墨。

劉濃跪坐於樹下,面色冷然,雙手按膝,身子挺得筆直,目光凝視著案上《上蔡四月》一瞬不瞬,狀若石雕。

小綺月乖乖的倚著義父,長長的睫毛一顫、一顫,欲言而不敢言,心道:“義父觀畫已然數日,若行再觀,便與遊思姐姐一般了,該如何是好……”

荀娘子眉頭緊皺,來到桂樹下,默然落座,半晌,輕聲道:“遊思妹妹此畫,融身融神,令人觀之則陷。然,諸將已回上蔡,汝乃豫州刺吏,三軍之主帥,豈可自陷……”

話未繼續,驀然間,劉濃抖了一抖,即若石人崩裂,引得小綺月險些驚呼出聲。繼而,成都侯按著膝,寸寸轉首,定定的看向荀娘子,嘴角一點一點裂開,笑道:“劉濃,何其愚也!竟不知遊思……”

看著他的笑容與眼光,荀灌娘眼眸不禁縮了縮,按著長劍的手指緊了緊,暗暗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嘆道:“汝不知遊思,遊思何嘗又知汝?愚人自愚,往事唯枉!而今,事已至此,汝若自知,理當悔悟而自振,方不負遊思矣。”言罷,情不自禁的轉首,看向側院,而此時,晴焉抱著一盆熱水,踏出湘妃簾。

劉濃按著膝,慢慢轉身,隨其而望,嘴裏輕喃:“然也,然也……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不涉昂否,昂須我友。遊思,遊思莫怕……劉濃在矣,即送遊思回江南,入華亭……”說著,說著,星目含淚,目光卻愈來愈溫柔,掌著矮案緩緩起身,因久坐而未動,身子不住搖晃。

荀灌娘心中微驚,柳眉凝川,便欲起身扶他,指間卻有異,側首一看,只見小綺月正勾著自己的手指,緩緩搖頭。

“暫且稍待,待我束甲。”劉濃聲音低沉,用力的捶了捶腿,站直了身子,一步步走到階上,伸展開雙手。

早陽透影,拖曳於檐。

紅筱怔了半晌,隨後,睫毛不停的顫抖,淚水汪了滿眶,卻死死忍著,匆匆起身,替其著甲。

少傾,劉濃著甲畢,側首看向偏院,嘴裏喃喃有聲,繼而,抱著牛角盔,接過紅筱遞來的吃食,胡亂嚼了幾口,暗覺胸中力氣回復些許,拍了拍腰間楚殤,大步走向呆怔的荀娘子。

“義父……”小綺月怯怯的喚了一聲。

劉濃猛然頓步,慢慢回首,蹲下身來,揉了揉小綺月的總角頭,輕聲道:“綺月若習畫,當習《上蔡四月》。”

小綺月眨著淚珠兒,抽著小鼻子,柔聲道:“義父,若綺月習會,遊思姐姐便歸否?”

“歸矣,招舟,當入舟。”

劉濃抹去小綺月睫毛上的淚珠,與她貼了貼額角,而後站起身來,朝荀灌娘笑了笑,邁步出院,步伐沉穩,身形挺拔若松。荀灌娘心中莫名一痛,眼角盈淚,卻幽幽嘆了口氣,快步追上。

鎮西將軍府並非城東縣公署,自從劉濃布軍於潁川、雍丘等地,河西軍營便為農閑時,青壯營訓演之所,而城東軍營則為將軍府,但凡征伐大事,皆會於此商議。

此刻,府中戒備森嚴,殿分文武。

文殿寥寥無幾,形同虛設,皆因豫州諸吏已入各郡。而軍殿則不同,長三丈,寬兩丈的沙案豎擺於外殿,此番議事,都尉以上者方從,是故,諸將頂盔貫甲、雲集一堂,分列於內殿兩側,左首位置空缺,其下為:劉胤、北宮、曲平、羅環、薄盛、徐乂、冉良、言緒,王平,孔蓁等人,右首以韓潛為首,其下為:董昭、韓離、韓續、於武、鄭全、許虎等人。

數十人共聚一殿,涇渭分明,盡皆按膝傾身,眼鋒如織,卻未聞私語聲。稍徐,殿外忽傳鐵甲磨擦與鐵履鏘鏘聲,劉胤等人齊齊吐出一口氣,韓潛抖了抖半片濃眉,默然一笑。

須臾,烏墨甲挺立於殿門口,擋住了陽光,簇影如劍,斜斜插入殿中。

劉濃抱著牛角盔,闊步入內,目不斜視,直直走向殿中主案,聲音昂揚:“劉曜戰楊難敵,呼延謨入隴西,呼延青據函谷關;石勒征伐慕容廆,兩軍交戰於上谷、薊城。兗州軍已然南撤,石虎屯軍三萬於趙國,若由趙國發兵,月半內,即可至兗州……今召諸將回上蔡,一者,暨為朝中彰表;二者,早作綢繆,抗胡於外,驅之北往;三者,吾將復回江南,與徐州、荊州共謀……如今,劉胡勢弱,石胡勢強,若可將石胡腰斬於兗州,令其北顧而難以南侵,二胡必戰於內!反之,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