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橋畔童謠(第2/2頁)

“哼!”

袁女正嘴巴一翹,轉過身,背依著窗棱,看著高高的院墻外,眨了下眼睛,大聲道:“阿姐,我們去踏青吧!”

袁女皇道:“不去!”

袁女正嘟嘴道:“不去亦可,若是不去,我就告訴阿兄,告訴族叔,告訴他們,阿姐時常帶女正出去,踏青,踏遊,踏西,踏東,踏到美鶴家……”

“女正……”

“格格!好阿姐……”

……

最近十來日,劉濃確實很忙,盛名在外,每日都有各式各樣的邀約,經常是晝出夜歸。現下方知,為何高逸隱士都會遠離建康、僻居野外。

但這些酌雅應酬亦不得不為,借此可以識得不少名士,諸如吏部尚書阮孚、中書侍郎蔡謨等,特別是蔡謨對劉濃極是推崇,而劉濃也禮敬有加。

現今朝局起伏跌宕,今日尚是中書侍郎,兩三月後未嘗不可至尚書令。便若那劉隗,又再次加職從事中郎,司馬睿的心思不難揣度,當是搖擺而難定、進退維谷!

而當那日劉濃對月長歌之後,紀瞻便借機把他所著《雅趣》展之於眾,一時惹得文人雅士競相抄之,太子司馬紹亦為其加注,從而導致建康紙貴。

至於吏部任職一事,亦未有拉下,紀瞻正在為徐縣現任府君請晉,想必不消幾日便會有結果。當水到渠成時,入雪,歸華亭。

一切甚好,徐行徐圖,一邊訪友,一邊靜待花落歸庭。

今日未有邀約,難得清閑,劉濃起得極早,練了一個時辰劍,吃了三大碗細粟粥,一盤青翠小胡瓜,兩碟醬伴魚腥草。現下正是魚腥草盛發之時,根葉又脆又鮮,被桂花醬一伴,嚼起來酸爽無比,滿意的把碗一擱,嘴角沾了一絲桂蜜醬。

“小郎君……”

綠蘿侍在身側,素手捏著絲巾悄悄試探,見小郎君並未躲避,便柔柔的拭著小郎君的嘴角,恁不地看見小郎君的眼神,心中“嗵”的一跳,想起了那一夜,臉頰紅透,心中卻越來越軟。她知道,當時小郎君醒著呢,雖然僅是一下,輕輕的一下,好羞人……好歡喜……

這時,洛羽崩崩跳跳的走入院中,當至水階下時偏著頭瞅了瞅,放慢了腳步,端著雙手走入室中,將一封信奉在案上:“小郎君,有信至!”

莫非又是邀約,劉濃眉頭一皺,漫不經心的捏起信。

信封未具名,也未以朱泥緘口,抽出內壤。

一只紙鶴!

首、尾、翼俱全,鶴首點著一點朱晴,栩栩如生。

半眯著眼,慢慢拆開,紙鶴折的簡單,乃是兩張剪紙對攏在一起,中間夾著一張小紙條。展開細棍似的紙條,內中僅有一行字:華亭一鶴,山陰一王,昔日珠聯,而今共輝,壁合壁合……

一鶴,一王?何意……

捉著這沒頭沒尾的小紙條,劉濃稍一沉吟,問道:“送信者乃何人?”

洛羽搖頭道:“不知是誰,扔下信便走了。”說著,瞅了瞅被折開來的兩片剪紙鶴,眯眼笑道:“小郎君,莫非,又是那家郎君糊塗病犯了……”

劉濃嘴角一裂,洛羽說的那人乃是顧君孝,顧君孝因公入建康,盤桓了兩日,曾來別墅中小坐,扔下一地的虱子而走,惹得綠蘿與洛羽笑了好幾日。暗思:“此鶴,指不定真如洛羽所言,是那位相識的文雅好友故意戲耍。”當下便不在思索,又見綠蘿與洛羽一人盯著一只紙鶴,便笑道:“若是喜歡,一人一只。”

“好勒……”

“謝謝小郎君……”

綠蘿與洛羽一人捧著一只紙鶴,笑彎了眼。

“小郎君……”便在此時,來福大步而來,走到門口神神秘秘的道:“有客至!”

“何人?”

“袁小娘子。”

“啊,我不在,訪友去了……”劉濃神情猛然一怔,脫口而出,隨即將袍擺一卷,擒在手中,大步出室,急急地便命來福套牛而走。

來福抓了抓頭,指著院外,笑道:“怕是走不成了!”

劉濃順指看向院外,無奈地搖了搖頭,確實走不成了。

門口,侯著兩名女婢。

橋畔,停著兩輛牛車。

經過女婢身側時,兩名女婢忍著笑,萬福。

慢吞吞地跨過橋,走近牛車,正欲作揖,繡簾一挑,袁女正探出頭來,嬌聲笑道:“美鶴,意欲何往啊?”

“唉……”

“格格……”

劉濃默然一聲長嘆,小女郎君格格亂笑,另一車上的袁女皇幽幽一嘆。

“華亭一鶴,山陰一王,昔日珠聯,而今共輝,壁合壁合,莫可分割,興則同興……”

突然,一隊梳著總角的小孩從竹林間嬉笑穿過,一邊追逐,一邊唱著歌瑤,脆脆的童聲,盤旋於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