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宛若伊人(第2/3頁)

“君之綠綺何在?”

“暫借小娘子玉笛。”

劉濃大步上前,捉住青玉笛的另一頭,微一用力,宋祎松手。美郎君走到高處,凝視青玉笛,笛身渾若玉,觸手暖意猶存,微微湊唇,青香一陣。

笛有九孔,一氣貫注,兩歸。

他雖極擅琴與塤,但對這笛卻不擅長,一時性起,現下只能勉力而為,試著吹了吹。

“嗚嗚……”

笛音飛出,劉濃面上一紅,宋祎一愣,繼爾笑得花枝亂顫。

“嗚……”、“嗚嗚……”

美郎君鍥而不舍,繼續吹笛,奈何音同而藝非,一曲下來,劉濃面紅如坨,眼神訕訕,不盡窘然。

宋祎問:“此乃何曲?”

“梅,梅花三弄。”

“哦……”

宋祎莞爾一笑,捉著笛走向山下,行至一半,實在忍俊不住格格亂笑。半晌,笑收,徐徐回首,深深萬福:“劉郎君,此乃宋祎平生所聞,最佳之曲。”言罷,冉冉而起,轉身便走,再不停留。

劉濃站在山坡上目送。

舟已去,人杳遠。

山風徐來,袍角微展,心中一陣悵然,閉眼一陣,復睜眼,面色略沉,眼底光寒,繼爾長吐一口氣,環環在胸中一蕩,沿著來時之路,大步而返。

入城門,過槐道,至蕭氏商肆門口。

來福與蕭氏管事猶在等候,見他回返,蕭氏管事疾疾迎上前,禮道:“劉郎君,我家郎君有請。”

劉濃問:“丁郎君何在?”

蕭氏管事答:“劉郎君且寬心,丁郎君已回,錦鍛之事已無妨。”

蕭氏管事將劉濃領至院外而止步,蕭然迎出來,面上神色淡然,眼底含笑:“瞻簀,別來無恙否?”

劉濃揖手道:“尚好,謝過子澤。”

蕭然笑道:“不過一船錦布爾,何足言謝?瞻簀太過見怪也,入內再續,請。”

“請。”

二人並肩入內,蕭然嘴角始終帶笑,劉濃目不斜視,來福捧著錦盒亦步亦趨。

氣氛略顯怪異,劉濃知曉何故,卻故作不知。若論交情,紅樓七友中,劉濃、袁耽、褚裒、謝奕四人情義最是濃厚,至於桓溫已等同被剔除在外,而蕭然卻雅淡若水,與誰都有交情,並無深淺之分。蕭然眼中有異,劉濃豈會不見,非為別因,想必是為宋祎。

宋祎……

宋祎身世坑坷,初從王敦,後被蕭氏收為義女,再入建康,跟隨日後的明帝司馬紹。此乃何意?劉濃懶得去想,只知宋祎乃身不由已。

端著茶碗細品,茶蕩碧綠,宛若伊人。

劉濃抿了一口茶。

蕭然摸索著來福呈上的琉璃蘭盞,狀似不經意地說道:“瞻簀與阿姐乃曲中知音,阿姐可有告知瞻簀,此番前往建康為何?”

劉濃將茶碗一擱,迎目蕭然,淡然道:“但聞曲,不聞其他。”

蕭然淡淡一笑:“然也,曲中自有意,音中自相知。瞻簀乃華亭美鶴,美名盡播於江左,行水歌君名,逢道皆聞君……”言至此處一頓,微微擡頭,深深的看著劉濃,慢聲笑道:“瞻簀慧達絕倫,丁氏錦匹之事,不過區區一指爾,然,蕭然與君相交,故而有一語不得不言,尚望瞻簀莫怪。”

劉濃道:“但講無妨。”

四目相對,劉濃坦然,蕭然凝視。

少傾,蕭然暗暗一嘆,沉聲道:“瞻簀,君之美羽蓄之不易,君,理應愛之,惜之!”言罷,深深一揖,話不多言,盡在一揖中。

“劉濃,謝過子澤!”劉濃淡然還禮,面不改色,目若朗星。

蕭然借擡手之機,瞅了瞅劉濃,見他面正目肅,眼中神清足可見底;暗忖:“興許是我多疑,瞻簀與她不過是曲中知音”,心中由然一松,揮了揮袖,笑道:“蕭然路經丹陽,知君在此,正欲前去探訪,不想卻因此瑣事,瞻簀自來。聽聞季野也至丹陽,不知瞻簀可有見著?”

劉濃也不願在此事上多作糾纏,當即笑道:“季野昨夜貪杯,故而高臥不起……”繼爾又道:“彥道也剛離丹陽,若是子澤早來幾日,定能見著。”

蕭然笑道:“彥道入歷陽之事,蕭然已知。實不相瞞,蕭然不日將渡江前往歷陽,屆時再與彥道謀醉。”

“歷陽?”

劉濃劍眉一揚,心中卻嗵地一跳,暗道:“蕭氏絕非為彥道而往,那是何事?竟勞動他親自前往?歷陽?渡江,江南,江北,歷陽!!歷陽連通南北,莫非蕭然此往乃是為蕭氏商道?年後,劉訚曾多次致信,意欲遣人入南豫州。依劉訚推測,北豫州乃祖逖與胡人重兵布控,南北商道應在南豫州,南豫州之北混亂不堪,暗藏諸多遊離勢力,蘭陵蕭氏雖是寵然大物,但絕無可能將商道盡控,而劉訚之意……”

“瞻簀!”

“瞻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