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疏狂當醉(第3/3頁)

“唉,便是如此,可惜我只能捕形,卻定不得神!”

袁女皇撤腕端於腰間,慢慢直起身來,徐徐側首,眼睛一瞬不瞬的盯著劉濃,輕聲問道:“劉郎君向哪位丹青大家習的點晴之法?”

啊?!

劉濃早已為她的舉止震驚,聽聞此言更奇,心想:“點晴之法?舒窈不是說,但凡畫作,最後一筆極為關鍵,需將整局融於一點,舒窈偶得一法,名喚,雙鶴入簾!”“莫非……誆我?”

心思電轉之際,嘴角微挑,揖手答道:“劉濃未曾求教丹青大家,只是偶有所感,故而戲之!”

“偶有所感……故而戲之……”袁女皇輕聲低喃,柳眉愈蹙愈深,鼻子微微皺起來,端於腰間的十指輕輕顫抖,分明便是在騙人呀。

袁耽眉梢飛拔,瞅著劉濃,卻對袁女皇笑道:“女皇,莫論瞻簀從何習之,汝且言來,此畫若何?”

“嗯!”

袁女皇嘴角微微一揚,笑道:“劉郎君此畫,嗯,若言筆法,稍加砥礪,定有增益。”說著,稍稍一頓,目光漫向美郎君,略帶捉狹。

劉濃灑然一笑,朝著四周眾郎君團團一揖,笑道:“見笑,見笑!”

桓溫大喜,吐著渾濁酒氣,撫掌笑道:“哈哈,瞻簀亦終有不擅之處?甚好,甚好!若真事事皆……”

“桓郎君,女皇尚未言畢呢!”

袁女皇漫不經心的將桓溫話語打斷,柔聲再道:“筆法誠然如此,可若言捕神注魂之法,劉郎君確乃天降畫才,偶有所感、戲而試之,便能領悟曹不興‘點蠅之法’,委實令女皇汗顏再不敢提筆也!”語聲慢慢,卻一語便將環圍郎君怔驚。

若言丹青,自漢以降,首推曹不興,而其最著稱的筆法便是:點蠅之法。東吳之時,曹不興為孫權作畫屏,畫作將成時,一不小心落墨於其中。眾人皆驚,唯曹不興默然沉吟,稍徐,竟有一縷神思恍若自天外飛來,當下便揮筆促就,趁勢將那汙墨點成一只蒼蠅。而後,孫權來觀畫,誤以為真有蒼蠅落入畫屏中,竟幾度伸手拂趕。自此,曹不興擅畫之名,風揚天下。

滿場極靜,便連呼呼風聲亦仿若靜默!

桓溫盯著美郎君嘴巴張得老大,而眾人面部表情亦各作不同。

劉濃微微笑著,卻暗暗覺得面紅耳燙。

袁耽排眾而出,適時替劉濃解圍,笑道:“瞻簀,確乃天降美材也!嗯,時辰已不早,袁耽亦當起行!各位,莫若就此下山罷!”

“然也!瞻簀,寧不天降乎?”

眾人渭然紛嘆,隨後相攜下山,劉濃又落在了最後,皆因袁女皇低低一言:“劉郎君,且稍待。”袁女正心知有奇便想旁聽,卻被阿姐細語勸離。

月衫郎君負手在左,素潔小娘子淺笑居右,微風燎起郎君袍角,綿拂女郎耳絲。

待與眾人隔著數十步距離,袁女皇突然側首問道:“劉郎君,可否代女皇傳以言信?”

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卻讓劉濃情不自禁的點頭。

袁女皇目逐著遠方日燒煙霧,神情幽遠,輕聲道:“劉郎君待女皇向陸小娘子問好,若有幸,袁女皇真想見她一面。”言罷,輕笑一聲,抓著裙擺急急而行,行至一半又回首,嫣然笑道:“劉郎君,點蠅正法,只有江東陸氏得存!而江東陸氏,便只有陸小娘子領悟。”稍頓,再道:“此言,你知我知。”淺淺一個萬福,轉身離去。

“原是如此!”

劉濃微微一愣,隨後默然一笑,揮著寬袖,踏著木屐,大步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