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山居蒙賜(第3/3頁)

言至此處,對著劉濃便是一個長揖他所言非虛,葛洪品性高潔,行醫行軍皆有道,聲名廣播於江左庭野,然其人性淡且傲,孤喜松橋丹道,等閑之人難入其眼便是褚裒之父褚洽亦曾來此拜訪,但只得與其隔墻作三兩言,而未得進今方歸後,料來褚、孫二人聲名皆能增漲不少矣!

孫盛亦謝過劉濃,而後悄問:“莫非,瞻簀以往便識得葛侯與鮑夫人。”

劉濃道:“不識!”

“咦!”

褚裒、孫盛面色皆奇,狐疑的看著劉濃,既是不識,亦非盛名之士,怎地人尚未見便被請入室中到得此時,倆人尚不知那漁夫便是葛洪矣!

劉濃亦並不作瞞,淡然笑道:“漁家,便是葛侯!”

“啊!!”

褚裒、孫盛震驚,半晌回不過神良久,褚裒投子入壺,一聲長嘆:“人居山中即為仙,我等凡夫空有其珠,卻不識真人矣,其奈何哉!”

孫盛則略帶復雜的看著劉濃,心道:莫非其早就辯出……

劉濃淡淡而笑,同行於路卻未必同赴於途,將葛洪身份一語點破,便是盡友之責,至於二人領悟在何,則是各人緣法,不可強求!

這時,有青衣隨從前來,笑道:“劉郎君,棲息之室已凈畢,且隨我來!”

劉濃左右一顧,問道:“不在此處否。”

青衣隨從道:“在後院!郎君的家隨亦在!”

褚裒見劉濃神情略帶尷尬,心知其為何,揮手笑道:“瞻簀,但請前去,咱們明日共同起行便是!”

前後院,一廊之隔。

褚裒目光隨著劉濃的背影一直延伸,恍覺落日余暉始終隨其徘徊,恰若暖玉生煙,不由得感嘆道:“瞻簀,心明若鏡透,不沾塵外物,理應作我輩之表率,當與其相習!”

孫盛道:“有心之人矣……”

“安國……”

……

劉濃踏至後院。

來福領著兩名白袍迎上前來,樂呵呵的笑問:“小郎君,咱們今日不走了吧”心裏則道:還是我家小郎君最好,那什麽褚啊孫的,若不是我家小郎君,尚在外面轉圈圈呢……

劉濃笑道:“不走了!”

來福道:“那我遣人下山告知,命他們在山下守候!”

“嗯!”

劉濃想了想,山院不大,山下白袍若來斷然住不下,再說且是客居,不可失禮嗯,明日尚得起行,現下若叫他們回返錢塘,亦是不便,遂笑道:“賞些酒,山裏夜寒!”

“是,小郎君!”

來福歡快而應,領命而走。

劉濃踏入室中,漫眼打量居室,窗明案凈,地上則鋪著簇新青葦席見得案上有一摞卷,上前捧起一看,嘴角一彎,笑意滿臉,正是《軍書檄移章表箋記》三十卷。

此行,所獲甚豐哪!

心情舒暢的邁至室口,懶懶的舒展手臂,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咦!

眼神愣住。

目光穿過素色長廊,直直奔向對岸小軒窗,正梳妝!銅鏡掩半顏,美好盡入簾……

巾幗髻散了,被侍墨攬在手懷中,湘竹梳緩緩的抹過,如烏雪直灑。

侍墨道:“小娘子,有人偷看,我要不要關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