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戴桂菊,女,1965年生,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俄語學習》雜志主編。已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代表作:《俄國東正教會改革(1861-1917)》(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主持完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系列教材《俄羅斯國情多媒體教程》。

董潔,女,1983年生,北京大學歷史系在讀博士生,研究方向為朝鮮史、冷戰史。主要研究成果有:《〈朝鮮策略〉的源起——是黃遵憲個人構思還是清政府的決策》(《韓國學論文集》第十六輯)等。

郭永勝,男,1959年生,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多篇,代表作:《蘇聯持不同政見者運動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黃立茀,女,1951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俄羅斯東歐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副會長。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代表作:《蘇聯社會階層與蘇聯劇變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6)。

李慶華,男,1962年生,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教授,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世界歷史文化所在讀博士,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已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主編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新大學俄語綜合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等。

劉玉寶,男,1962年出生,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世界史博士研究生,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成果有:《蘇聯核武器生產廠的人才政策及勞動紀律》(《西伯利亞研究》,2007年第1期)等,及譯著《俄國社會史》(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柳植(楊存堂),1934年生,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蘇聯歷史問題》雜志主編。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代表作:《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研究》(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美蘇冷戰的一次極限——加勒比海導彈危機》(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世紀性的實踐》(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等,並參與主編多卷本《蘇聯歷史档案選編》。

呂雪峰,男,1974年生,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講師。已發表的論文有:《“貝奈斯公式”與1943年蘇捷條約》(《俄羅斯研究》2006年第3期)、《俄國档案中的百分比協定:斯大林與丘吉爾劃分東南歐勢力範圍》(《國際冷戰史研究》第3輯)等。

馬龍閃,男,1941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學術津貼。已發表學術論文及其他文章百余篇,代表作:《蘇聯文化體制沿革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沈莉華,女,1970年生,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已發表學術論文20篇,並參與《西伯利亞學與中國》(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一書寫作。

沈志華,男,1950年生,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主任。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余篇,代表作:《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蘇聯專家在中國(1948-1960)》(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2007)等,並總主編34卷本《蘇聯歷史档案選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師建軍,男,1966年生,陜西省鹹陽市西藏民族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成果有:《俄國社會革命黨土地社會化綱領的命運》(《俄羅斯研究》2006年第3期)、《蘇聯特殊移民政策的深層原因》(《俄羅斯研究》2007年第6期)等。

宋永成,男,1966年生,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已發表論文近10篇,如《民族自決原則與戴高樂政權的合法性》(《陜西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民族自決原則與戴高樂政權的合法性》(《陜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王洋,男,1979年生,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博士研究生,曾在《冷戰國際史研究》第3輯(2006年)發表譯稿:《巴黎和平會議上的“希臘問題”》。

吳偉,男,1957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在《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遠東問題》(俄)等雜志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代表作:《蘇聯與“波蘭問題”(1939-1945)》(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勃列日涅夫傳》(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並參與主編多卷本《蘇聯歷史档案選編》。

肖瑜,男,1975年生。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04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成果有:《毛澤東的戰略決策最英明?——錦州攻堅戰再考察》(香港《二十一世紀》2008年10月號),並在《冷戰國際史研究》雜志發表譯作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