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節 騎兵火力線(第3/3頁)

當時,阿拉伯騎兵中,幾乎沒有人穿戴金屬鎧甲。一是阿拉伯的手工業確實不發達,鋼鐵產量不足以為軍隊提供更多的武裝。二是在沙漠地區作戰,如果隨時都穿戴金屬鎧甲的話,那不被敵人殺死,都會被熱死。大部分阿拉伯騎兵身上是沒有鎧甲的,最多就是一套用皮革制造的單薄的胸甲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近衛軍官兵手裏的馬槍,足以在三百步的距離上輕易的擊斃這些阿拉伯人。甚至在三百五十步到四百步之間,馬槍射出的子彈仍然有著足夠的殺傷力。對阿拉伯射手的短弓來說,這個距離確實是太遠了,就算他們采用拋射的方式,也不可能將輕盈的短箭射到兩百五十步之外。也就是說,雙方手裏的武器在射程方面的這一百到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就已經決定了這場戰鬥的勝負。

當爆豆般的槍聲響起的時候,密集的彈雨立即撕裂了阿拉伯騎兵的身軀,連同他們胯下的戰馬也一同遭殃。而隨著距離接近,子彈撒布的範圍就越下,命中率也就越高。當時,就算是最普通的近衛軍士兵,也能夠在馬背上用馬槍準確的射中一百五十步外的人體靶,當然前提是戰馬得原地不動。

這長戰鬥基本上沒有什麽懸念。當前兩批進攻的八千多名阿拉伯騎兵紛紛倒在了彈雨中的時候,明軍無一傷亡,而當阿拉伯人發動第三次進攻的時候,他們集中了所有的騎兵沖鋒,將沒有用處的弓箭都丟掉了。而這也是傷亡最慘重的一次進攻,近七千名阿拉伯騎兵在到達明軍面前的時候就被射殺了。這簡直就是一場屠殺,而操刀的一方幾乎沒有為戰鬥付出任何的代價。

當指揮作戰的近衛軍上校軍官下達了進攻命令的時候,三排戰線上的近衛軍開始緩步推進,戰馬並沒有奔跑,而是在快步前進,這足以保證馬背上的官兵能夠繼續使用馬槍作戰。而在最後一股阿拉伯騎兵準備轉身逃離戰場的時候,第一排的一千多名近衛軍官兵這才策馬奔跑了起來,將騎兵的速度發揮了出來。而這種由緩步推進到快速進攻的轉變,也僅僅只有騎兵才能夠做到,步兵是沒有這個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