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節 帝國

《反壟斷法案》在帝國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一部標志性的法律。在這部法律出現之前,帝國的發展基本上是處於一種無須的,自由市場的階段。商人在帝國的經濟中占有絕對性的重要地位,並且通過各種手段(主要是壟斷經營),謀取著超過了其本身價值的利益。而在《反壟斷法案》出現之後,帝國的發展進入了國家調控階段,自由市場時代結束了,帝國政府第一次用有了一強力政策,來約束帝國國內的自由資本,按照對帝國有利的方向發展,而不是為了追逐利益,而不為國家考慮!

相同的變化,在西方世界花了幾百年的時間才完成。明帝國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就從自由市場經濟進入了國家調控經濟時代。毫無疑問,在這一點上,明帝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正是從這裏開始,明帝國奠定了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基礎,數百年來,不管帝國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都穩坐世界頭號強國的交椅,從根本上講,也正是在這個時代,出現了這麽一個強有力,而且偉大的皇帝,提前將帝國帶入了一個更有效,也更合理,更能夠發揮國家力量的經濟體系之中!

當然,明帝國能夠在斷斷十多年時間之內完成資本主義社會這本質性的蛻變,一個主要的原因,還是帝國經濟,在這十年之內發生了質的變化。從朱祁鈺登基算起,十二年來,明帝國的經濟增長了足足三倍。當然,這個數量上的變化雖然已經足夠巨大了,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為根本的,是帝國經濟結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朱祁鈺之前,明帝國的經濟基礎是農業。當時,帝國財政收入幾乎都是農業稅收,而且農業占到了帝國經濟比重的八成以上,帝國近九成的人口是依靠農業為生的。顯然,那時候,帝國是一個完全的農業化國家。在十二年之後,帝國在完全取消了農業賦稅,甚至還向貧瘠地區大量發放農業補貼的情況下,不但財政收入增加了八倍,而且帝國的經濟基礎已經轉變為了工業。在帝國的財政收入中,工業稅占到了四成,另外三成是商業稅,還有兩成是關稅,另外一層則是各個附屬國的年貢。

非常明顯的,工業已經成為了帝國的經濟支柱,而商業(關稅應該屬於商業稅)則是幫助帝國工業迅猛發展的催化劑。而正是帝國這種經濟結構的變化,決定了帝國的經濟體系的變化。在工業化時代,特別是在工業進入了大規模生產階段,國家調控將其到關鍵性的作用,而且是指揮和引導國家經濟發展的風向標!

帝國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由一個農業型的國家轉變為一個工業型的國家,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對外掠奪。如果沒有從海外掠奪回來的原料,所占領的海外市場,那麽帝國就絕對不可能在這麽段的時間裏完成這個巨大的蛻變。

從資源方面看,當時明帝國的資源雖然是全世界各國中最為豐富的,不過帝國國內資源的開采一直受到了限制。特別是在後來,帝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護國內資源的法律,並且數度提高了國內勞動力成本,導致資源開采型產業在帝國國內幾乎無法發展,從而保護了帝國的資源。這同時也迫使帝國的工業資本家必須要依靠海外資源才能得到發展,而這就需要帝國采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去海外掠奪資源,當然戰爭是最為主要的手段!

以景泰十二年為例,帝國在各種原料的消耗方面,棉花的七成,羊毛的六成,木材的八成,糧食的四成,牲畜的七成,銅礦石的八成,鐵礦石的六成,硫磺的八成,橡膠的全部都是依靠進口的,其他的原料進口比例也都在一半以上!可以想像,當時帝國到底需要原來之巨大,而且主要都是依靠從海外進行掠奪來獲得的!

同樣的,在朱祁鈺決定讓國內市場穩步成長,而不進行強制性改變的情況之下,帝國工業產品的絕大部分其實都是出口的。而這就需要大規模的海外市場,只有龐大的市場需要,才能帶動工業的發展。市場決定論是肯定的,沒有市場,生產的產品就無法銷售出去,那麽工業就沒有發展的動力。而在帝國工業的產量遠超過了國內市場的需求量的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開拓海外市場。而這也正是帝國為什麽要發動大規模對外戰爭,並且在戰後不設法擴大疆域,而是以控制市場為根本目的的原因了!

當時,帝國工業產品出口比例是非常高的。鋼鐵的三成,銅的兩成,軍火的五成,棉布的七成,毛料的五成,成衣的六成,成品家具的四成,糧食制品的三成,肉類制品的四成都是出口到海外市場的,而其他的小宗商品的出口比例更高。比如,當時帝國的奢侈品,竟然有超過九成的是出口到海外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