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野外鏖戰

阿努布格爾城是薩特傑河東面五十多裏外的一座小城,雖然名不見經傳,不過卻因為明軍與莫臥兒軍隊在此的一場大戰而名聞天下。即使是數百年之後,阿努布格爾之戰,仍然是眾多戰史學家研究的對象。這是一場兩個時代交替之間發生在兩種不同軍隊之間的戰爭,而且是一場經典的戰役,被載入了史冊的戰役!

交戰雙方的兵力相差並不大,明軍投入戰役的總兵力在二十萬左右,實際上參加作戰行動的兵力不到十七萬,而參戰的莫臥兒軍隊的總兵力大概在十八萬左右。因此,在兵力上,雙方其實沒有多少區別的。而在戰鬥力方面,八萬莫臥兒中央軍在騎兵方面有絕對的優勢,不過明軍投入的兩個半步兵軍在火力方面有絕對的優勢。所以,這成為了許多人爭論的焦點,而也正是這一點,決定了雙方的攻守態勢。從戰役目的來看,莫臥兒軍隊的目的是要擊潰明軍,至少要將明軍打到薩特傑河西岸去。明軍的目的是擊潰莫臥兒軍隊,為進軍德裏掃清障礙。雙方的這一戰役目的,其實也決定了,主攻的是莫臥兒軍隊,而明軍的戰術部署則是先守後攻,在消耗了莫臥兒軍隊的兵力,鬥志之後,通過反擊來達到戰役目的。

陳懋絕不是梁嶽那樣的將領,做為帝國總參謀長,陳懋能坐上這個位置,就足以證明他的能力了。當然,陳懋與朱祁鈺不太一樣,他不會過多的受到其他將領的影響,也不像朱祁鈺那樣充分的發揚民主精神,只要在做出決定之後,其他的將軍就必須要服從他的指揮與命令,而沒有擅自做出決定的權力。

很快,陳懋就判斷出了莫臥兒軍隊的目的,並且迅速的做出了部署。當然,陳懋的部署就是為了實現最後的戰役目的的,即先進行防禦,在陣地中中充分利用第十軍與第十一軍強大的防禦能力與火力,消耗敵人的兵力,然後再在敵人無法進攻,或者是進攻受阻的情況下,用第二軍,如果有必要的話,還要投入楊洪的西北騎兵軍,對敵人進行迂回包抄,然後用第一軍,第十軍,第十一軍在正面戰場上推進,擊潰莫臥兒軍隊,順帶占領阿努布格爾城,打開前往德裏的通道。

可以說,陳懋的判斷是很準確的,而且其部署也是最恰當的。如果與莫臥兒中央軍打對攻戰的話,把第二軍,第一軍的騎兵師,以及西北騎兵軍都押上去,也有很大的獲勝希望,畢竟明軍的騎兵戰鬥力絕對要比莫臥兒帝國的騎兵強悍。不過,這麽做的問題就是,陳懋放棄了最大的優勢,根本就沒有發揮步兵軍火力的機會。當然,這還要產生一個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那就是明軍必須要在對攻戰中承受巨大的消耗。顯然,這麽做的代價太巨大了,而且通觀整場戰爭,從明軍開始西征以來,就一直在避免與敵人打對攻戰,大部分時候,都是先充分發揮步兵軍的火力優勢,在消耗了敵人的兵力之後,這才進攻。顯然,炮兵的大規模使用,讓明軍在防禦作戰之中更能夠發揮威力,防禦與超過了進攻,只有將攻防進行有效的配合,才能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限度的勝利!

陳懋當時的部署,得到了大部分戰史學家的認同。從這一點上,就足以看出,陳懋雖然是騎兵將領出身,不過在指揮步兵部隊作戰方面,他並不比其他任何人差。而且,作為帝國總參謀長,陳懋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至少在對戰場局勢的判斷方面,陳懋要比一般的將軍厲害多了。

同樣的,莫臥兒軍隊的統帥也做出了類似的判斷,當然,他們的主要行動是進攻,而且莫臥兒軍隊的進攻行動也被後來很多人認為,這是冷兵器時代軍隊進攻作戰的巔峰之作,是代表了冷兵器時代軍隊的最高戰鬥力。莫臥兒軍隊統帥的部署很簡單,先用阿努布格爾城的衛戍部隊去沖擊明軍的防線,然後用中央軍在兩翼發動進攻,希望一舉擊潰明軍步兵,而這也能夠迫使明軍騎兵迎戰。如果能夠擊潰明軍騎兵,然後就能更迅速的消滅明軍步兵。可以說,這是相當經典的步騎協同戰術,而這也是冷兵器時代最為有效的進攻戰術。

雙方的部署最終決定了,這是一場相當艱苦的戰役。而且,雙方統帥的表現相差無幾,都是盡量的利用了自身的優勢,避免與敵人最強大的一面硬碰,盡量打擊敵人的弱點。在莫臥兒統帥看來,明軍最大的弱點就是步兵軍在陣地戰的時候機動能力不足,特別是火炮的機動能力不足,如果能夠避免進入明軍火炮的打擊範圍的話,那麽就能有效的控制住戰場上的局面。而陳懋的目的就是要用火炮先消耗敵人的兵力!

從這裏也看得出來,即使莫臥兒軍隊沒有使用火炮,不過,在這場戰役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正是明軍的火炮。明軍炮兵的表現將直接關系到整場戰役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