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北線進攻

阿傑梅爾的戰鬥還在進行的時候,陳懋那邊就已經展開了行動。在這次針對莫臥兒帝國的戰爭中,可以說陳懋是各路大軍統帥中最沒有面子的了。論資歷,地位,還有這次指揮的兵力等方面,陳懋都是最有優勢的,而且北線還是主線,是攻打莫臥兒帝國首都德裏最有希望的一條進軍先路。哪想到,才到了木爾坦,還沒有渡過薩特傑河,就遇到了莫臥兒帝國軍隊的頑強抵抗。結果,各路進攻部隊都相繼告捷,只有陳懋這邊陷入了僵局,而且還需要其他線路的進攻部隊來配合他的行動,陳懋頓時覺得不知道該把面子往哪放了。

可以說,整個北線進攻部隊的將領都很尷尬,陳豫,謝正卿,肖國清,萬軍平,還有幾個西北軍的將領,在看到其他各路軍隊都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而自己則寸步難行的時候,一個個都焦頭爛額的樣子,恨不得長了翅膀,直接飛過薩特傑河!當然,這些將軍也在積極的想著渡河的辦法,不過莫臥兒軍隊在東岸部署了完善的防禦陣地,要想在損失不大的情況下順利渡河,那可不容易。

陳豫,謝正卿等人還專門組織了一個軍官團,讓軍官們去尋找進攻的辦法。顯然,要渡過薩特傑河,以往的老戰術是沒有用的。雖然薩特傑河並不寬,部署在西岸的火炮足以覆蓋東岸的灘頭陣地。不過,因為受到薩特傑河的阻擋,炮兵不可能及時跟進,而莫臥兒軍隊部署在河對岸的那些投石機,甚至是弓箭手都將直接威脅到渡河的步兵。顯然,用火炮支援步兵渡河是不可能的,除非能夠將火炮假設在河上,不過,河上怎麽架設火炮?戰艦根本就到不了薩特傑河。

這些軍官們圍繞著渡河作戰的問題討論了一番,最後在否決了所有新提出的作戰方案之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點上,那就是怎麽在河上架設火炮,怎麽把火炮快速的運送到河對岸去,至少要能夠支援渡河作戰的步兵,並且壓制住河對岸,莫臥兒軍隊的投石機與弓箭手!很多軍官都提出了一些奇思妙想,不過最後還是落到了一個很現實的辦法上,這就是楊天奉在東面的穆納河所采取的辦法,建造炮艇!

陳豫把這個意見提交給了陳懋之後,陳懋也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讓陳豫去試一下,畢竟在沒有任何其他有效的辦法前,這是唯一可以采取的辦法,那就試一試吧,結果最多是失敗,而不會比現在的情況更糟糕!

陳豫與謝正卿兩人還真幹了起來。雖然第一軍與第二軍都是陸軍部隊,不過兩軍中還是有不少人是在南方的水鄉長大的,造幾條小船並不是問題。而且他們有時間來做充分的試驗。結果,那種仿照漁船樣式的炮艇被否決了,因為漁船的船型在火炮進行橫向射擊的時候,很容易傾覆。最後通過試驗確定下來的炮艇樣式,其實就已經具備了近代內河炮艇的雛形。

這是一種平底,吃水淺,且船型比較粗短的,比普通的內河漁船要大出許多的一種類似與內河運送貨物的上船樣式的船只。當然,這些炮艇更為堅固,具備一定的抗打擊能力,每艘炮艇上可以裝載三到五門火炮,並且儲備足夠的彈藥,除了二十多名炮手之外,還有二十多名船員。而船只的主要動力不是風帆,而是漿,依靠船員劃漿前行。當然,在非作戰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使用風帆。

在確定下了炮艇之後,陳豫立即開始組織人手大規模建造這些炮艇,並且用最初建造出來的幾艘炮艇,供第十軍與第十一軍的炮兵練習。畢竟,火炮在炮艇上射擊的情況與在地面上射擊的情況不一樣,這將影響到火炮的射程,精度等問題,炮手必須要經過了訓練之後才能在炮艇上順利的操作火炮。

一番忙碌下來,當陳豫用最快的速度準備好了幾十艘炮艇時(當時,這些炮艇都是臨時建造的,沒有按照帝國建造海軍戰艦的嚴格要求進行,很多材料都是直接從附近的森林裏砍伐的,用的既不是最好的橡木,同時這些木材也沒有經過充分的幹燥,所以在戰爭結束之後,這些炮艇都被拆除了),炮兵的訓練工作也進行得差不多了。第十軍與第十一軍各抽調出了一個炮兵團的兵力部署到這些炮艇上。

陳懋沒有急著用實戰來檢驗炮艇的作用,而是在木爾坦西面的印度河上組織了一次演習,在演習中炮艇證明了本身的價值,就算是在距離河岸大概三百步的地方拋錨,都足以壓制住河對岸至少兩千步範圍內的所有敵人的火力點。而莫臥兒帝國的那些投石機的射程根本就沒有這麽遠。這下,陳懋也相信了這種新武器能夠幫助明軍渡過薩特傑河,隨後就開始組織渡河作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