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將軍請辭(第2/3頁)

李舜臣沉默了一會,說道:“陛下,至少在短期之內,日寇沒有任何威脅,臣認為,目的已經達到,而且以陛下在日本的部署來看,即使日寇想要興風作浪,恐怕也不會有什麽大的作為。而臣的責任也已經盡到了,還懇請陛下放臣歸鄉!”

朱祁鈺長出了口氣,這李舜臣真是個直心腸,難道就不能有點轉變嗎?不過,這也難怪,李舜臣怎麽說都是朝鮮人,而且是一個熱愛著自己祖國的朝鮮人。當初,朝鮮國王想殺了他,他都不反抗,證明他確實有點愚忠。而這次,他為大明服務,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朝鮮,為朝鮮消滅最大的敵人。現在目的已經達到了,他肯定是想走,而不是繼續背負著朝鮮人的指責,留在明軍中,為明帝國服務!

“陛下,臣知道自己是死罪,不過陛下寬宏仁慈,臣相信,陛下絕不食言!”

朱祁鈺心裏苦笑了一起來,最後微微的點了下頭,說道:“李將軍,當年朕許下的諾言肯定會兌現的。雖然現在日寇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不過將軍歸心似箭,朕也不好強留。這樣吧,我們之間再定下一個君子協議,將軍就可以歸鄉了!”

李舜臣連連點頭,只要能回到家鄉,他有什麽不能答應的?

“日寇之患並未完全解決,如若哪日日寇再成禍患,還忘將軍不要忘記當年與朕之間的誓約!”

“陛下放心,只要我李舜臣還有一口氣,日寇膽敢作亂犯上的話,臣萬死不辭,必當再次追隨陛下,蕩平日寇!”

“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

兩人重重擊了下拳,接著都笑了起來。

“陛下回京,臣就不多送了,今後還望陛下保重,如再有機會,臣定當與陛下一同征戰沙場,笑傲天下!”

兩人都大笑了起來,朱祁鈺用力的擁抱了一下李舜臣。“李將軍也要多多保重,如有不得意之處,隨時可以來找朕,大明的懷抱,永遠是向將軍敞開的!”

送走了李舜臣之後,朱祁鈺有一種失落感。在帝國海軍中,最具有才華,且最讓朱祁鈺放心的就是李舜臣了!雖然名義上柴棟是帝國海軍司令,不過柴棟商人出身,即使是在作戰時都難免帶是一些商人的味道,這就注定了他只能成為後勤方面的人才,成為組織與營建艦隊的人才,而絕不是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那種將才!顧成林則太年輕了,雖然他比任何一個同齡人都要穩重,成熟,而且聰明。不過,他總是給朱祁鈺一種不能太放心的感覺。李舜臣一走,朱祁鈺就失去了一員最重要的將領,誰又能填補這個空白?

正在朱祁鈺滿懷惆悵的時候,李惠中端著蓮子羹走了進來。

“陛下,羹已經熬好了!”

“惠中,放著吧,朕不想喝,過來陪朕坐一會!”朱祁鈺看到李惠中之後,心情才舒暢了一些。

比起柴美嬌,以及其他幾個貴妃來說,李惠中性格略微內向了一點,不過卻更為懂事,能夠準確的揣摩出皇帝的心理活動。比如開始的時候,她就沒有進入書房,而是在外面耐心等著,如果換了柴美嬌,段靈,哈吉的話,恐怕早就沖進來了。這大概是與她從小在王公家族裏長大的原因有一定的關系吧。最初,朱祁鈺還不是很喜歡李惠中這種略帶陰郁的性格,不過這段日子相處下來,朱祁鈺覺得更她在一起很放松,而且很舒坦,當然,對李惠中的評價也就更好了。

“陛下,李將軍準備告老還鄉嗎?”

朱祁鈺點了點頭,長出了口氣,說道:“李將軍是個很好的將才,從朝鮮戰場到日本戰場,李將軍獨當一面,為朕分擔了很大的壓力。如果不是當初朕答應在對日作戰結束之後,讓他歸鄉的話,今日也不會放他走了!”

“陛下是擔心沒有人才可以使用?”李惠中笑了起來,“其實陛下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李將軍不為大明征戰,他能不為朝鮮征戰嗎?”

“什麽意思?”朱祁鈺看了眼摟在懷裏的李惠中。

“李舜臣將軍怎麽說都是朝鮮臣子啊,我讓父王下到命令,讓他進朝為將,先幫助朝鮮發展水師,如果今後陛下有用得著他的地方,再讓父王下一紙調令,讓他協助大明作戰,這不就成了嗎?”

朱祁鈺眼珠子一轉,立即笑了起來。“還是朕的惠中聰明,怎麽這個辦法朕就沒有想到呢?”

“陛下是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沒有考慮得這麽全面!”

“好吧,那就這麽辦,不過,這幾年日寇還不可能對我們構成威脅,讓李將軍先回去休息幾年吧,發展朝鮮水師的事情,可以暫時由他人代替。等到李將軍在家裏過得無聊得緊的時候,再讓國王去把他招回來,到時候,李將軍恐怕也不會拒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