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章 濕身美人(第2/3頁)

前面那輛馬車的車夫對四癡道:“客官是到松嶺還是泉州郡城?”

四癡道:“就在這裏吧。”招呼眾人下車。

周宣跳下馬車,賞了每位車夫一兩銀子,打發他們回去。

周宣九人就在鎮外山澗隨便洗漱了一下,盤玉姣的那名男子護衛對周宣道:“周郡公,我先去鎮裏看看,我山哈人在鎮上有兩家皮貨店,大族長應該就在那裏歇腳。”

周宣道:“好,快去快回。”

那山哈護衛步行入鎮,不一會就帶著一個女子出來,卻是跟隨盤玉姣先期來此的那名女護衛,名叫阿月。

阿月見到周宣,施禮道:“周郡公,大族長命我在此等候周郡公,請郡公入鎮小歇。”

周宣問:“迎五位將軍家眷出城之事辦妥了否?”

周宣許諾大計得逞之後保薦這五名清源武士為五品將領,所以現在就稱呼這五人為將軍了。

那五名清源武士都緊張地盯著阿月的嘴巴,看她怎麽回答。

阿月道:“已經接出了泉州城,為確保萬無一失,大族長昨日午後已經帶著這五位將軍的家眷往山區暫住。”

周宣問:“大族長何時能趕回來?”

阿月道:“天亮時應該就能趕回。”

周宣一行九人隨阿月來到鎮上一家山哈人開的皮貨棧駐馬歇息,一邊吃些食物,等候盤玉姣和藺戟。

寅時末,盤玉姣獨自一人騎著“照夜玉花驄”趕到,雖然風塵仆仆,但掀開鬥篷,星眸如水,嫵媚依舊,將一封信呈遞給周宣,說道:“郡公請看,這是五家老小共四十七口人,名單在此,除不識字的幼童外,俱有簽名,至於尋常的仆傭,則不予帶出城。”

五位清源武士分別看了各自家眷的簽名,得知平安,俱各大喜。

周宣贊道:“大族長辦事真是細心,事成之後大族長當居首功。”

眾人在松嶺小鎮一直等到卯時末,日上三竿,猶不見藺戟趕到,不免心下焦急。

四癡卻是不急,自顧拎著那截竹筒到鎮上找人鬥蟲,她一心想驗證這只白背蟋蟀到底有沒有什麽神奇之處?

松嶺小鎮人心惶惶,擔心唐軍攻過來,有些富戶已經舉家往吳越那邊搬遷,所以鎮上除了小孩子在玩蟋蟀外,已經沒有人有閑心鬥蟋蟀了。

四癡便和鎮頭的幾個小孩子鬥起蟲來,四癡亮出那只白背蟋蟀,眾孩童都取笑,這白背蟲誰要啊!

四癡許諾誰的蟲贏了這只白背蟲就賞錢一百文,這些孩子這才鼓起興來,推舉一只最厲害的黑背蟋蟀應戰。

四癡看了看那只黑背蟋蟀,不過是中尉級而已,但她的白背蟋蟀若是能戰勝黑背的中尉級蟋蟀,那也是很讓人開眼界了。

在一只瓦盆上放蟲開鬥,然而奇怪的是,兩只蟲都是縮在瓦盆兩端不肯開牙,用芡草撩撥也沒用,換了好幾只黑背蟲都是如此。

四癡暗嘆:“白背蟋蟀本來就沒有鬥性,根本不能用與鬥蟲,我還心存僥幸夢想這只白背蟲是變異猛蟲,看來直是癡心妄想了,主人兩日後拿什麽去和雪豬太子鬥?”

四癡將盛有白背蟋蟀的竹筒遞給一個孩童,說道:“這蟲送你了,這一百文也給你。”

那孩童喜滋滋接過一串錢,忙著數錢,不接那竹筒,另一名孩童接過,隨手就將白背蟋蟀傾倒在地上,說道:“這蟲誰要,一腳踩死!”腳便踏下去——

四癡眼疾手快,一把揪住那孩童的衣領,將他拎到一邊,小心翼翼將白背蟋蟀捉回竹筒,心道:“這畢竟是主人被毒蛇咬了一口才捉到的,就帶著作紀念吧。”

四癡回到皮貨棧,正遇藺戟趕到,沒有騎馬,竟是步行。

兩日兩夜沒有一刻歇息,藺戟眉骨越發聳起,眼窩陷下去,但精神抖擻,一見周宣,便呈上陳鍇侍郎的親筆書信,道:“郡公,末將坐騎倒斃在半路,末將徒步趕來,是以晚了一些。”

周宣喜道:“藺將軍辛苦了,先去歇息一會,用些酒飯。”說著,展開信劄看罷,眉頭微皺。

藺戟道:“郡公,陳侍郎信中所言末將盡知曉,陳侍郎是擔心郡公安危,不願郡公孤身犯險,而且盤大族長在閩中也是舉足輕重,若落入陳思安手中,那將前功盡棄,所以陳侍郎以為拿下清源是遲早的事,不必用此險計,話雖如此,但陳侍郎已經調兵遣將星夜趕往泉州,兵分兩路,一路由西坪、翔雲殺往泉州西門,一路由汀溪、東田殺往泉州南門,西、南兩路都是二千精銳騎兵在前,五千步軍緊跟在後,目前正與清源軍激戰,估計今日夜裏可兵臨泉州城下,一切都按郡公計劃進行。”

周宣問盤玉姣:“盤大族長以為如何,這個險值不值得一犯?”

盤玉姣斷然道:“成奇功必用奇謀,郡公何必猶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