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章(第2/3頁)

李堅動情地道:“宣哥情義,弟銘感五內,話不多說,弟日後定有報答宣哥之處。”

周宣正色道:“你我兄弟,談報答就俗了,南漢之事先不提,先說成都,我以為成都就讓李坤去也無妨,李坤在趙德芳那裏得不到什麽承諾的,難道趙德芳還能幫他謀取唐國國君之位,趙德芳即便有那個心也沒那個力,誰主唐國國政趙德芳就傾向誰,所以說只要堅弟在國內挫敗李坤的野心,李坤就無能為力。”

李堅道:“有宣哥這麽說,弟就放心了,弟明日將含笑送我那惡兄上路。”

府役又來報,景王府長史殷大人求見太子殿下與周宣公子。

李堅皺眉道:“殷錦怎麽找到這裏來了!”

殷長史快步而來,先向李堅行大禮,再向周宣作揖,說道:“太子殿下,小臣先到東宮,聽執事說殿下來莫愁湖了,小臣便趕到了這裏來。”

李堅淡淡問:“殷長史有何事?”

殷長史一改前日在紫宸殿向皇帝稟報景王犯病時的狡詐相,謙卑地說:“景王殿下明日即要赴成都,所以在府中設宴,請太子殿下及朝中諸公赴宴,也請周公子一並參加。”

李堅看著周宣,意示詢問,周宣微笑道:“在下一介白丁,豈敢赴王爺的宴,不敢去。”

殷長史急道:“王爺吩咐過,一定要請到周公子,也有借此機會向周公子道歉之意。”

周宣笑道:“難得王爺如此寬宏大量,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殷長史道:“太子殿下、周公子,那就請吧。”

李堅便帶著他的東宮禁衛官及侍從,周宣帶著三癡、四癡兄弟,一齊前往景王府。

景王李坤親自在王府門前相迎,氣度雍容,滿面春風,全無那天夜裏乖戾做作之態,握著李堅的手笑道:“堅弟,為了我唐國的安危,為兄明日就要西行入蜀,前途未蔔,兇險難測,是以設宴與弟及朝中諸公告別,也算是給自己壯行啊。”

李坤身邊有幾個寬袍緩帶、氣度不凡的老者,一看就是朝中的高官大佬,這時一齊贊嘆道:“景王殿下畏艱險,為國分憂,真是可敬呀。”

李坤又朝周宣客氣地拱手道:“周公子,小王前日多有誤會,致使委屈了周公子,今日設宴請周公子來,也是陪禮致歉之意。”

那幾個不知什麽大官的老頭又要“嗡嗡”地贊嘆,周宣搶先道:“景王雅量,才知周某的二次登門,前一次周某是被金吾衛押解前來,今日卻成了王爺的座上賓,前後變化何其大也,哈哈!”說著,手裏的竹杖還輕輕敲打著堅硬的地面。

周宣這話有明顯譏諷景王那夜丟臉的事,他就是要故意激怒景王,不想看到這囂張的家夥示弱扮豬。

李坤臉色微變,隨即釋然,笑道:“那是誤會,誤會——小王今日覲見陛下,陛下對小王說起周公子之才識,實在讓小王欽佩,陛下還說周卿此人,值得一交啊。”

周宣暗暗奇怪,這個景王怎麽象變了個人,那日在白鷺洲碼頭何等的囂張,怎麽現在還真有點謙恭下士的味道了?

周宣不知道的是,李坤先前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對一個沒放在眼裏的人何必謙恭,而且這人還在與搶女人,自然要囂張,現在不一樣了,經過前次的挫折,又見李煜對周宣相當器重,李坤自然要改變策略,正面沖突對他也沒好處,所以曲意下交,這就是智囊甘思謀說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先與周宣交好,最好是能收攏周宣,利用他,一旦身登大寶,再報當日之怨也不遲,甘思謀也恨周宣哪,脊杖二十雖然皮肉都沒傷到,但那老臉可是丟盡了。

景王府豪宴,美酒珍饈、歌吹管弦,筵席上一團和氣,李坤對李堅神態親熱,一副敦厚兄長的樣子,讓在座的幾個元老重臣深為感嘆,只有兵部侍郎陳鍇只顧飲酒。

周宣找了個機會對陳鍇道:“世伯,小侄幸不辱命。”

陳鍇眼裏流露贊賞之色,點頭道:“賢侄大才,老夫甘附驥尾。”這就是表示支持太子李堅了。

李坤對周宣與陳鍇碰杯之際短暫的交流毫不知情,對周宣說:“小王聽聞周公子非但有經世之才,弈道、茶道、鬥蟲、插花,也是樣樣精通,小王想問一句,周公子是否喜歡蹴鞠?”

一邊的殷長史陪笑道:“景王殿下是蹴鞠高手。”

周宣答道:“在下在江州就想組織圓社,可惜江州蹴鞠不甚風行,此番來京,有意在金陵組建圓社,過幾日,將有洪州的幾位蹴鞠同好前來加盟。”

李坤笑道:“如此甚好,到時我景王府的圓社將與周公子的圓社好好賽幾場,小王會盡量爭取在清明圓社奪魁戰之前趕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