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二章 謀事在人(第3/3頁)

大明要大舉進攻建州,本就打算向朝鮮征戰馬、調炮手,由翰林院代擬的萬歷皇帝給朝鮮國王的敕諭正待加急送往漢城,不料朝鮮主動請求出兵助戰,更請天使駐平壤督軍,楊鎬尤為喜悅,當即與朝鮮使臣商議,征調朝鮮五千槍炮手、三千弓箭手和八千步卒渡鴨綠江聽用,兵部又奏明皇帝由赴朝鮮冊封尚未歸國的徐光啟暫駐平壤督軍,協調明軍與朝鮮軍,以便統一征戰遼東。

到了二月初,各鎮援軍俱已到齊,楊鎬的作戰計劃也得到了兵部、內閣和皇帝的批準,依舊是分進合擊之策,分四路:西路以山海關總兵杜松為主將,保定總兵王宣、趙夢麟為左右協助,以分巡兵副使張銓為監軍,統兵兩萬八千,將經由撫順出擊,從西路進攻建奴老巢赫圖阿拉;

北路以開原總兵馬林為主將,副總兵麻巖、鐵嶺遊擊鄭國良諸將為輔,開原兵備道僉事潘宗顏為監軍,會合北關葉赫部派出的兵馬總計兩萬五千出靖安堡,攻擊赫圖阿拉的北面;

南路又稱清河路,由遼東總兵李如柏任主將,遼陽參將賀世賢、遊擊張應昌諸將為輔,分守兵備參議閻鳴泰為監軍,統兵兩萬三千出鴉鶻關,進攻赫圖阿拉的南面;

東路又稱寬甸路,由四川總兵劉綖為主將,寬甸遊擊祖天定、南京六營都司姚國輔諸將為協助,海蓋兵備副使康應乾監軍,計一萬八千步騎,還有朝鮮援軍一萬余人也歸劉綖統轄,這一路從涼馬甸出發,從東面進攻赫圖阿拉。

四路大軍,十萬余人馬,號稱四十萬,擇日進發。

二月初九,遼東積雪未化,四路大軍也還未進發,奴爾哈赤先發制人了,他已得知明軍要大舉進攻赫圖阿拉,所以不待天氣轉暖積雪融化,率先出兵鴉鶻關,要在明朝大軍進逼之前拔掉清河這座孤城,這樣可以阻遏明軍經由清河出鴉鶻關進攻赫圖阿拉——

去年十月撫順陷落後,清河守將鄒儲賢就已開始修築堡墩、寨台,以防禦建奴攻城,年前遼東經略楊鎬派遊擊張旆率五千軍來幫助守城,整個清河城有軍士萬人,防禦力量遠比撫順為強,但奴爾哈赤對清河城是志在必得,親自率領四旗主力共四萬兵馬要在三天內攻下清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