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公主的腳印(第4/4頁)

都察院堂官張問達是親東林的,上疏申辯說,張差已死,龐、劉容易抵賴,而文華門又是尊嚴之地,不便動用刑具,難以審得實情,希望皇帝同意把龐、劉二人移到刑部審問。

萬歷皇帝不同意將龐、劉二人移到宮外受審,又授意皇太子朱常洛傳話給三法司堂官,說不可輕信仇口,株連無辜,但刑部在審問二李時就獲知龐、劉二人在薊州借口為鄭貴妃修鐵瓦殿就幹了不少斂財擾民的惡行,一意要求將龐、劉二人發到宮外審訊,這樣僵持了數日,六月十三從宮中傳出消息,龐、劉二囚因為天氣炎熱、受刑不過,已經死亡,隨即萬歷皇帝傳旨明確了這一消息——

這下子梃擊案沒法再審了,京中有傳言龐、劉二人未死,是鄭貴妃包庇的,已秘密送往某處,但很多人還是相信龐、劉二人已死,因為這二人本非什麽重要人物,鄭貴妃沒必要冒風險包庇這兩個下人,還是處決了幹凈,也算是給太子一個交待。

六月十五日,方從哲、吳道南兩位閣老讓人傳話三法司堂官,要以太子出閣講學為重,盡快了結梃擊案,於是就在次日,刑部將處理意見上呈皇帝,還是以張差“實系瘋癲,誤入宮闈”定罪,李自強、李萬倉因為淩虐鄉民、為非作歹被判流放——

六月十八日,萬歷皇帝批復了刑部關於梃擊案的奏章,同意刑部的處理意見,同時將禦史劉廷元貶為鄧州判官、刑部郎中胡士相貶為鄧州知州、刑部主事鄒紹光貶為靈璧縣知縣、刑部主事王之寀貶為全椒縣知縣、工科給事中何士晉出為浙江僉事、在慈慶宮狂吠的禦史劉光復削職為民——

浙黨三人、東林黨二人被貶出京,看似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但劉廷元是浙黨首領,在姚宗文聲譽受損的情況下,劉廷元又被貶,浙黨損失遠大於東林,本次梃擊案可以說以東宮和東林獲勝告終。

六月二十五日,王之寀離京赴南直隸滁州全椒縣任職,東宮太監王安悄然相送,王安對王之寀被貶感到很歉疚,王之寀笑道:“但得東宮安穩,王某縱死亦不足惜,貶為縣官已是皇恩浩蕩。”

王安低聲道:“心一兄放心,早晚有回京重用之日。”王之寀,字心一。

王之寀正色道:“下官並非為他日的榮華富貴計。”

王安忙道:“是,是,心一兄忠義,王安敬服。”

王之寀微微一笑,壓低聲音道:“梃擊案總算了結了,王公公此計絕妙啊,下官真正敬服的是王公公。”

王安道:“雜家也是有高人指點。”

王之寀一驚,忙問:“何人?”

王安道:“也是一名內官,暫不泄露其姓名,此人對東宮忠心耿耿。”

王之寀嘆道:“天下才智傑出、智謀深沉之輩多有,就看其才智是用在為善還是為惡上。”說罷,向王安一揖:“拜別公公。”解纜揚帆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