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漁夫的智慧(第2/3頁)

張原道:“那姚給事還道,除非我如聖人一般不出任何差錯,否則他就要彈劾我,又說我結社議政、聚眾議事等等等等,都是他可彈劾的。”

文震孟、洪承疇、黃尊素、倪元璐這些翰社同仁都惱了,文震孟道:“他雖是都給事中,卻還不到一手遮天的時候,自身不正,卻百般指責別人,可笑!”

祁承爜開口道:“給事中又不是只有他一個,都給事中就有六人,每科還有左、右給事中各兩人,其余給事中數十人,科道官除了言官還有禦史,哪裏容得了他一言堂。”

晚明黨派並非涇渭分明,一個黨派往往只有三、五個核心人員,然後就是聚在他們周圍的一些外圍勢力,這些外圍勢力立場並不鮮明,往往就事論事,或者見風使舵,起個壯聲勢的作用,祁承爜、商周祚原先雖非浙黨核心骨幹,也算是外圍人員,而現在,則全然站在了張原這一邊——

時近一鼓,不能久耽,祁承爜、張聯芳、楊漣、文震孟諸人安慰了張原之後,婉拒了商周祚留宴之請,趕在宵禁前各自回寓所,住在內城就是這麽麻煩,而外城一般不受宵禁限制,有很多官員就住在外城,煙花酒巷、買春買醉之地也大多在外城,方便夜裏做生意——

客人去後,張原用罷晚餐,獨自在四合院兩個大荷花缸間踱步,缸裏的荷花亭亭玉立,暗吐芬芳,在東西廂房的燈光映照下,好似王微畫的墨荷圖,景蘭立在台階上,景徽走到荷花缸邊,小聲道:“小姑父——”

“嗯,何事?”張原停下腳步,轉身看著腦袋與荷花缸齊平的景徽,小姑娘眼睛烏溜溜、閃閃亮,浴後穿著素淡的小褙子,披發垂髫,白白的小臉襯在黑發中,很可愛。

景徽問:“我想問小姑父喜不喜歡京城?”小姑娘很嚴肅的樣子。

張原沉吟了一下,答道:“不怎麽喜歡,我更喜歡我們家鄉紹興,山陰和會稽,府河這邊是山陰,對岸就是會稽,是景徽的家,真好。”

“就是呢。”景徽一下子高興起來,小雞啄米般點頭道:“我和姐姐都不喜歡京城,很想回家鄉,以前這個時候我和姐姐還有小姑姑就在白馬山消夏了,還可以坐船,玩的地方很多,小姑姑還教我們念詩、彈琴——”

台階上的景蘭道:“小姑姑過幾個月也要到京城來了。”

景徽嘆息一聲道:“小姑姑也到京城來,那我們回不去了。”

張原雙手扶膝,彎腰看著景徽,問:“小徽今日怎麽情緒這麽不佳?”

景徽道:“就是覺得京城沒有會稽好,張公子哥哥一到京城就被人陷害,差點落榜,今天呢,又出這事,明天誰又知道會出什麽事呢,所以這不是個好地方。”看張原在笑,便問:“小姑父,你覺得辛辛苦苦考到狀元做了官為的是什麽呢?”

張原道:“為的是有一天能回到山陰優遊林下享清福。”

景徽睜大眼睛道:“張公子哥哥以前不就是在山陰享清福嗎,遊園子、和我姑姑一起坐船、到海龍王廟看賽社,多快活呀,怎麽辛辛苦苦考狀元做官卻是為了繞回去?”小姑娘很困惑。

張原笑了起來,想起以前看過的一篇短文,一位遊客到海邊看到有個漁夫在暖暖的太陽下打盹,便問漁夫為什麽不出海打魚,漁夫說他昨天已經打了魚,盡夠這幾天的花費了,遊客便為漁夫設想了一個美好前程,說漁夫若每日打漁,三年後就可積攢起錢來換一條大船,然後大船再換大船,幾十年後就可擁有一支船隊,漁夫問擁有船隊又怎麽樣呢,遊客說那時你就可以什麽都不用幹舒舒服服曬日光浴了,漁夫說:“我這時不正在舒舒服服地曬太陽嗎,何必等到幾十年後?”

張原把這個故事向景蘭、景徽說了,景蘭抿著嘴笑,景徽“格格”笑,說道:“是啊,小姑父為什麽要繞這麽個大圈呢。”

張原含笑道:“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嘛,在外面轉一大圈才知道還是自己家鄉好。”

景徽點頭,覺得有道理,很認真地道:“那哪天小姑父倦了要回去了,把我也帶上,我在這裏都已經倦了。”

景蘭道:“什麽倦了,京城還有很多名勝你沒去玩呢,小徽是多日未外出,很想出去遊玩而已。”

張原笑道:“原來如此,不要著急,待你們小姑姑來了,讓她帶你們出去玩。”

……

姚宗文的宅第在崇文門外的藥王廟附近,距離那位已被處絞刑的周應秋的府第不遠,在祁承爜、張聯芳和翰社諸人探望張原之時,姚宗文府上也來了四位訪客,分別是都察院陜西道禦史劉廷元、刑部郎中胡士相,這二人是浙黨核心人物,第三位訪客是禮科都給事中周永春,周永春與亓詩教同為齊黨首領,還有一位卻是羽林衛千戶鄭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