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鴻漸於陸(第3/3頁)

張原含笑作揖道:“諸位年兄,張原失禮了,周侍講貴體欠安,由在下來與諸位年兄共同探討如何草擬奏折,是探討而非講授。”

二十四位庶吉士都笑了起來,有人道:“張修撰博學多聞,我等正要請教。”

張原端一杯茶,開講《歷代名臣奏議》,這部書卷帙浩繁,收集歷代名臣奏疏八千余篇,其中大多數篇章張原聽黃尊素等人為他讀過,大半記於心中,這時講起來,遇到需要引用的篇章,張原隨口而誦,展現其驚人記憶力,一堂課下來,背誦了數萬字,而且思路清晰,歸納得簡明易懂,一眾庶吉士盡皆贊嘆,這部書其實很多庶吉士都讀過,但卻無人能如張原這樣了然於心,能深入淺出地講出來——

張原端著茶杯出來時,見侍讀學士郭淐立在講堂長窗外,顯然已旁聽多時,張原趕緊將茶杯放在廊欄上,向郭學士施禮,郭淐點頭道:“張修撰講得極好,以後這門課就由你來講。”

張原忙道:“郭學士,這個萬萬使不得,今日是周侍講身體不適要我暫代,我只有勉為其難,哪有給自己同年講課的,在下沒有這個資歷,今日只是從權。”

郭淐見張原堅拒,也覺得於翰林院制度不合,就沒再要求。

張原回到瀕臨玉河的小院,周延儒已經不在,說是告病回寓所休息去了,張原笑笑,心想:“這樣的刁難我不怕,偶爾來一下也好。”

黃昏時分,張原與大兄張岱出了翰林院,穆真真和武陵在玉河北橋上等著,還有能梁和茗煙,能梁將一個大信封遞給張岱道:“宗子少爺,這是山陰大老爺寄來的。”

張汝霖都是通過驛遞寄信,比民信局是快捷得多。

張岱見信封很厚,說道:“介子,這裏面應該有你的信。”拆開大信封,裏面果然有張原的六封信,分別是張汝霖、張瑞陽、張若曦、張萼、商澹然和王微寫給張原的信——

霎時間,張原口幹舌燥,這比春闈放榜還讓他忐忑和激動啊,飛快地拆了澹然的信,一目十行,便即大叫一聲:“三官保佑,母子平安,張鴻漸誕生了!”狂喜之情,遠勝狀元及第。

去年張原離開山陰家鄉赴京趕考的前夜,張原與澹然夜半絮語,張原說生男孩就叫張鴻漸,女孩就叫張思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