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我愛燧發槍(第4/5頁)

參加乙卯科浙江鄉試的翰社社員有一百余人,張原把他們召集起來,在南屏山居然草堂開講《幾何原本》,黃寓庸先生不在草堂,張原就借草堂一用,《幾何原本》的前三卷由翰社書局各刊刻了一千冊,張原要推行注重實務、注重自然科學的學風和培養求知的渴望,那就從學習《幾何原本》開始,很多翰社社員起先也浮躁不奈,但因為張原的聲望,勉強捺著性子聽講,張原的講解深入淺出,翰社社員員漸漸的也生了興趣,浮躁之心稍寧,畢竟能入翰社的都是士人精英,經過上次山陰龍山社集的熏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冷風熱血,洗滌乾坤”的翰社精神對他們影響很大——

張原在南屏山下講解《幾何原本》之時,杭州的耶穌會士羅如望和金尼閣也來旁聽,羅如望是葡萄牙人,萬歷十六年就到了澳門,金尼閣是法蘭西人,萬歷三十八年東來傳教,這二人負責杭州教區,去年年底王豐肅到山陰拜訪張原之後回南京,途經杭州,與羅如望、金尼閣長談,王豐肅對張原極是推崇,認為是徐光啟後最聰明最肯了解泰西學術的大明朝人,若張原科舉順利,能進入大明權力高層,那麽將對天主教在大明的發展意義重大——

八月二十一日午後,羅如望和金尼閣來到南屏山下居然草堂,悄悄坐在講堂後排,聽張原講了大半個時辰的《幾何原本》第一卷,二人面面相覷,從張原的講解中顯示其對《幾何原本》領會得極透徹,這水平不在與利瑪竇一起翻譯《幾何原本》的徐光啟之下啊,徐光啟可是經過了好幾年的學習,而這個張原,據說才十八歲——

傍晚散學,張原走過來向羅如望、金尼閣二人致意,這兩個大胡子老外在一群方巾秀才當中真是太顯眼了——

羅如望、金尼閣向張原表示了敬意,羅如望謙恭道:“張公子對天主教的善意讓耶穌會東方區會長龍華民主教很感激,龍主教很期待張公子明年赴京參加會試時能與他一晤。”

龍華民是利瑪竇去世後耶穌會在中國教區的會長,傳教之心迫切而激進,一反利瑪竇的低調,行事張揚,南京教區的王豐肅就是受龍華民影響——

張原微笑道:“鄉試尚未放榜,何敢說明年就要參加會試。”

羅如望道:“今日旁聽張公子講《幾何原本》,便知張公子是大明第一等優秀聰明的人,張公子高中龍虎榜是意料之中的事,明年會試是一定要參加的。”

張原哈哈大笑,說道:“那可要聖父、聖子、聖靈的保佑。”

羅如望一聽張原這麽說,立即順水推舟,鼓動張原入教,又問明日可否在這講堂由他向諸生宣講他所著的《天主聖教啟蒙》?

張原趕忙婉拒,說講《幾何原本》、《泰西水法》都可以,至於《天主聖教啟蒙》,那還是緩緩——

羅如望有些失望,一直默不作聲的金尼閣用略顯生硬的大明官話說道:“張公子,南京王會長答應送給張公子的火繩槍已經由澳門送至南京,上月才從杭州經過,王會長讓鄙人帶信給張公子,若經過南京務請與他見一面。”

張原欣然道:“很好,多謝。”

金尼閣道:“除了兩支木什拾克特火繩槍之外,還有一支法蘭西撞擊式燧發槍——”

張原大喜,燧發槍與火繩槍相比是一大飛躍,火繩槍若遇風雨天氣基本就作廢了,薩爾滸之戰作為大明屬國參戰的朝鮮火槍隊就是因為天氣不利無法發揮火槍的作用,被後金鐵騎一舉沖破防線,朝鮮軍隊小部分陣亡,大部分投降,而燧發槍受天氣的影響就很小,射擊精度和射程都勝過火繩槍,據張原所知,燧發槍是十七世紀後期才開始大量裝備於歐洲各國軍隊,沒想到現在就已經有了燧發槍,這真是喜出望外啊。

傳教士羅如望和金尼閣離開後,張原喜不自勝,在奔雲石下轉圈,眉飛色舞,喃喃自語,立在一邊穆真真好生奇怪:少爺很少這麽失態啊,到底什麽事讓少爺這麽快活呢?

穆真真聽少爺咕說了一句“恨不得插翅飛到金陵啊”,心想:“少爺這麽急著想去金陵是要給微姑贖身脫籍吧,少爺很喜歡微姑呢,嗯,微姑人美、又聰明能幹、又會討少爺歡心,我是萬萬及不上的——”

在心底,穆真真對王微還是很有些妒意的,面對心愛的男子,普天下就沒有不妒的女子,只是有的強烈有的平淡、有的直露有的克制罷了,這墮民少女自幼卑微而堅強,不敢奢望卻也決不絕望,她愛極了少爺張原,為少爺付出性命她也願意,她沒敢奢望少爺屬於她一個人,少爺的世界很大,不是她能了解的,少爺與澹然小姐洞房花燭她不覺得難受,只為少爺祝福,可是那夜在盛美號分店,王微與少爺去後面小園子賞月,她在天井邊立著,不斷回想爹爹臨別囑咐的那一幕,可心裏還是有些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