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行仁政的真實後果

萬章問曰:“宋,小國也。今將行王政,齊楚惡而伐之,則如之何?”

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湯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粢盛也。’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書曰:‘葛伯仇餉。’此之謂也。為其殺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為匹夫匹婦復讎也。’‘湯始征,自葛載’,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歸市者弗止,蕓者不變,誅其君,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徯我後,後來其無罰。’‘有攸不惟臣,東征,綏厥士女,匪厥玄黃,紹我周王見休,惟臣附於大邑周。’其君子實玄黃於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簞食壺漿以迎其小人,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揚,侵於之疆,則取於殘,殺伐用張,於湯有光。’不行王政雲爾,苟行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齊楚雖大,何畏焉?”

新人叠出,這回出場的是孟子的學生萬章。

萬章可不比前邊出現過的陳代和彭更他們,那幾位還沒混到臉熟呢就下場了。萬章卻應該說是孟門最重要的學生了。《史記》裏說孟老師“退而與萬章之徒作《孟子》七篇”,就像說嶽不群“歸隱之後與令狐沖等學生寫下《華山劍譜》七篇”,萬章就是令狐沖的那種地位。

上本書介紹的是“公孫醜篇”,以公孫醜作為篇名,公孫醜出場次數也最多,後文還將遇到“萬章篇”,是以萬章為篇名的,而且,在整本書裏,萬章和孟老師的對話最多。

這一節是萬章的第一次出場,不愧是著名弟子,他問的問題可不像彭更那麽幼稚。

萬章極有深度,問的是:“宋國是個小國,如今想實行仁政,可齊國和楚國這兩個超級大國卻很反感,出兵攻打宋國,宋國人該怎麽辦呢?”

萬章的意思是:老師,您不是總說百裏小國行仁政就可以稱王天下嗎?宋國就是個小國,等人家真的施行仁政了,大國卻跟它過不去了,眼看著就要把它滅了。要是他們真把宋國滅了,那不就等於在抽您的嘴巴嗎?您的理論可就在赤裸裸的現實面前徹底垮台了啊!

我們再齷齪一下,再猜測萬章的言下之意,那就是:真到那時候,您的名聲也臭了,我們大家也樹倒猢猻散了,是不是得提前想想再就業的問題了?

宋國的事情我在前邊已經介紹過了,還記得那位宋王偃嗎?他老人家到底有沒有施行仁政,這事已經搞不清楚了。齊國和楚國他們都說宋王偃是個超級大壞蛋,所以送他個外號叫“桀宋”,拿他和夏桀王相提並論,但有人就是從萬章的這句問話出發,再聯系其他一些史料,懷疑所謂“桀宋”其實是齊國他們搞的宣傳戰,先把一位好好的宋王偃在宣傳上打扮成大壞蛋,自己再以好人打壞蛋的姿態去把宋國滅了,幾個超級大國由此瓜分了宋國的地盤,大家各得實惠,人民群眾的眼睛也沒有那麽雪亮,就被假宣傳輕易給糊弄過去了。

此事眾說紛紜,疑點重重,我們照例存而不論,先照萬章的話假定宋國行仁政一事為真好了。孟老師怎麽回答這個問題呢?他是能給宋國想出抵抗超級大國聯盟軍的對策,還是修正自己的理論,或者幹脆就“顧左右而言他”呢?

——第三個答案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便是真,《孟子》這書裏也不會記載下來。到底是自己人編寫的書,誰不是風光露臉的事滿世界吆喝,丟人現眼的事只字不提呢?

孟子的回答是:先講講古,看看古人面對同樣事情的時候是怎麽做的,結果又是如何。

孟子講的是商湯王的第一桶金。

商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他本來只有區區七十裏方圓的地盤,他到底是怎麽靠這麽少的一點兒本錢就賺到了整個天下呢?

孟老師開講了:

商湯一開始所有的只是亳這個小地方,他有個壞鄰居,葛國。葛國的首領葛伯是個超級大壞蛋,不守禮法,不敬鬼神。商湯看不過去了,派人去問他:“你為什麽不祭祀啊?”

葛伯暗自好笑,你以為你是誰?是居委會主任啊?可到底是街坊鄰居,不好太駁面子,於是就說:“我不搞祭祀,是因為我沒有牛羊做祭品啊。”

商湯聽了,說:“這容易,你沒有牛羊,我有,我給你。”派人送了牛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