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不大,“小康”不小(第2/3頁)

——解釋一下,這就是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裏的“為”字很多人讀成四聲,那樣就容易把意思理解錯了,其實是該讀成二聲的。

孔子接著說:“在那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時候,大家選舉那些德才兼備的人來做頭頭。那時候的人啊,很講誠信,互助互愛,所以他們不只是關心自己的妻兒老小,他們會掃幹凈自家的門前雪,同時也關心著別人家的瓦上霜。在這樣的社會裏,老人不愁看不起病,青壯年也不愁失業和下崗,孩子們也不會吃不上飯、上不起學,鰥寡孤獨和殘疾人都由福利機構好好養著,男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女人也都能嫁給如意郎君。如果有人看到地上掉著個錢包,只會擔心這些錢得不到有效利用,卻不一定琢磨著該怎麽把錢包裝到自己兜裏;還有些人發愁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沒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倒不是為了讓自己能多賺錢。大家珍惜物資、熱愛勞動,所作所為全都出自一片大公無私之心,所以呢,為非作歹的念頭自然根本就不會生起,社會上自然也就沒有盜賊。”

“可是,既然沒有盜賊,為什麽大家還要關好門窗呢?”孔子問了這樣一個深刻的問題,看看誰能回答?

怕查暫住證?

怕突然來一夥大漢把自己家給拆遷了?

——都不是。孔子的正解是:關好門窗是為了遮風擋雨。所以呢,關門雖然是關門,但插銷是不用安的,防盜門也是不必裝的,可視對講機更是不需要的。這是一個什麽社會呢?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美麗新世界”嗎?

——孔子說:“這就是大同世界。”

孔子緊接著把話題一轉,從古代轉到近現代了,“如今,大道已經消失了,天下成為一個家族的私有財產,人們只關心自己的妻兒老小,對待財富和勞動的態度都是從私利出發,領袖們把財富和權力視為私有財產,世代相傳,還認為這樣做是合乎禮法的。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財富和權力,一手用堅甲利兵,一手用禮儀綱常。禮制的作用是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來正名分,使大家各安其位,不生僭越之心,這所有的一切做法都是為了領袖的個人利益,所以才有機謀產生,所以才有戰爭興起。大禹、商湯王、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他們幾位就都是這樣的時代裏所誕生出來的傑出人物。這六個人,沒有一個不是謹慎地依據禮法來行事,他們用禮法來表明道義、考察誠信、辨明是非、追求仁愛、講求謙讓,如果發現有誰不遵守禮法,不論他多麽有權有勢,也一定要撤了他。這樣的社會又是一個什麽社會呢?”

——孔子說:“這就是小康社會。”

這段有句話我翻譯得不太準確。原文是“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我剛剛翻譯成:“如果發現有誰不遵守禮法,不論他多麽有權有勢,也一定要撤了他……這就是小康社會。”那個“眾以為殃”沒譯出來。

為什麽呢?

因為這四個字往上斷句也通,往下斷句也通。

如果是往上斷句,那就標點為:“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可以翻譯成:“如果有誰不這樣做,即便他是很有權勢的人也要撤了他,大家都把他看做禍害——這就是小康社會。”

如果是往下斷句,那就標點為:“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這樣一來,“眾以為殃”就單成了一句,後面既可以跟逗號,也可以跟句號,這最後八個字翻譯出來就是:“大家都覺得這日子不好過,這就是小康社會。”

古人沒有標點,真給我們添麻煩啊!兩種斷句意思都能講通,你看哪個順眼,就采用哪個好了。

——這就是“大同世界”和“小康社會”的出處。

現代歷史學家對這兩個概念的解釋是:

《禮記·禮運篇》說:禹以前為“大同”之世,禹以後為“小康”之世。所謂“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的大同之世,正是共同生產、共同占有,並且實行著軍事民主選舉制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所謂“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的小康之世,正是變公有制為私有制,變軍事民主選舉制為君主世襲制的階級社會。

我一定得注明出處!這段文字引自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修訂本第三卷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我就不查了,好像在第一冊裏才寫著)第200頁,這套書的扉頁上寫著“哲學社會科學‘六五’期間國家重點項目”,還特別在後邊加了個括號,注明“十年完成”。所以呢,天地良心,說小康社會“是變公有制為私有制,變軍事民主選舉制為君主世襲制的階級社會”,這話是這套權威版本的《中國通史》裏說的,可絕對不是我說的!如果再往上找,那是孔子說的(至少也是漢朝人冒充孔子說的),更不是我說的!誰有意見可千萬別跟我過不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