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字又惹麻煩了

有些詞並不生僻,可能有些時候還經常露面,但要追問一回這詞到底是什麽意思,呵呵,還真未必有多少人答得出來。

咱們馬上就能遇見一個。

看《孟子》這一節的原文,第一句“滕文公為世子”,問你了,什麽是“世子”?

武俠小說裏,古裝電視劇裏,這個詞的出鏡率是很高的,陸小鳳就曾經有個恐怖的對頭叫“太平王世子”,那,“世子”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顧名思義,“世子”就是指“世家子弟”。

你方才也是這麽想的嗎?看看,稍微動動腦筋,這問題一點兒都不難回答。

不過呢,這個答案是錯的。

好了,我來公布標準答案吧。你要想做世子,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老爸不是天子就是諸侯;第二,你還得是你老爸的大老婆生的大兒子,用文言的說法,叫做“嫡長子”。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禮記》裏就是這麽說的。

而《公羊傳》還講了第三個條件:老爸必須還活著。也就是說,只有老爸還在世的時候,嫡長子才能被稱為世子。不過這種說法不一定能站得住腳,《禮記》裏記載曾子請教孔子,問過一句“君薨而世子生”如何如何,或許作為世子,老爸不一定非得健在。

“世子”這個詞,一些古人要是來作解釋的話,會說“世子”就是“適子”。好像很奇怪哦,一說“適子”,我們更不知道是什麽了,這不是越解釋越糊塗嗎?

有人看出來沒有,我又犯錯誤了!

——先把話題岔開一下,講講兩位唐朝人。一位是皇帝,唐德宗李適;另一位是詩人,稍稍讀過唐詩的人都知道:邊塞詩人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就是他的名句。李適和高適,名字都是一個“適”字,可實際上,這二位的名字在繁體字裏根本就是完全不相關的兩個字。大家想想我在上本書裏講過的公孫醜的“醜”字,現在遇到的這個“適”字也是一樣的情況。

高適的“適”原本是“適”,簡化以後變成了“適”;而唐德宗李適的“適”在繁體字裏也是寫作“適”的,不過這個字和我們簡體字裏的“適”完全不挨邊,連讀音都不一樣,它不讀“shì”,而是讀“kuò”。你要是聽誰讀唐德宗的名字為“李是”,那你就知道他是上了簡體字的當了。

繁體字的“適”除了我們現在簡體字“適”的讀音和意思之外,還讀作“dí”,是“嫡”的古老寫法,所以呢,回到前文說的“世子”通“適子”,其實就應該是“世子”通“適子”,所以也通“嫡子”。

現在清楚了:原來世子就是嫡長子啊。那,又該如何稱呼世子的兄弟們呢?

答案是:世子的兄弟們一律叫做公子。《左傳》裏經常有公子某某、公子某某,所謂“公子”,是一個頭銜,而不是一個復姓。那,公子的兒子們又該怎麽稱呼呢?記性好的人應該馬上答出:公孫。上本書裏不是把公孫醜這個名字拆開來、拆開去講了半天嗎?

那,公孫的兒子又該怎麽稱呼呢?難道叫“公重孫”嗎?再生兒子叫“公玄孫”?——都不是,他們會以祖輩的官職、封邑或者謚號為氏,以前講過的柳下惠的“展氏”就是這種情況。

翻回頭來再說世子。我們很容易會認為:世子既然就是未來的國君,一定風光得很吧?而其實呢,至少從理論上說,世子是不好做的。這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從壞的方面看,權力場就是一個鱷魚潭,哪怕你生來就是世子,如果不練就一身精湛的害人和防人的本領,不知道哪一天就會莫名其妙地被人害死。從“好”的方面看,做個好世子也是非常累心的,看看《禮記》裏對世子的特別規定:做世子的每天早晨都要先到父王臥室的門口去,一臉關心地問侍臣說:“我那尊敬的父王今天身體如何呀?”這個問題有兩個可能的答案,也就相應地有兩種應對。如果侍臣說的是“平安”,那世子就要馬上表現出高興的樣子,如果這位是劉備那樣喜怒不形於色的主兒,那可就麻煩大了;如果侍臣回答的是“老人家今天不太舒服”,世子馬上就得堆起一臉的愁容來——這愁容得堆到什麽時候呢?得一直堆到侍臣來匯報說老人家已經康復如初了為止(假如你是世子,我要給你使壞,我就趁你正當著眾人的面咬牙堆著愁容的時候悄悄在你耳邊講一個笑話)。

世子的功課還沒完。父王的每一頓飯,世子都應該挨個兒檢查一下燕窩粥熱不熱、冰激淩涼不涼,如果發現燕窩粥是涼的而冰激淩很燙手,得趕緊讓人撤下去重新再上。這是飯前功課,還有飯後功課:等父王吃完了飯,世子得趕緊向侍臣打聽:“父王吃麻辣燙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