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姓甚名誰(第2/2頁)

這麽說來,柳下惠應該是姬姓、展氏,名叫惠了?

——不全對,“惠”既不是他的名,也不是他的字,而是他的“謚號”。

“謚號”這東西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周“武”王、曾“文正”公,這都是謚號,是死後被別人給安上的。

夠復雜吧?那這位柳下惠到底叫什麽呢?他叫“禽”,我們還可以稱呼他為“展禽”。

柳下惠在家排行老四,古人用“伯、仲、叔、季”來稱呼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所以,柳下惠既然是老四,我們還可以稱呼他“柳下季”。

那這個“柳下”又是什麽呢?這是個地名,是柳下惠的封地,或者叫采邑。——我在上本書裏介紹過什麽才是真正的封建社會,介紹過封建社會的“家”是什麽樣子,各位回憶一下就明白了。

關於柳下惠的名字還有其他說法,我就不講了,現在就已經夠復雜了。——其實換個思路也很容易搞明白:唐太宗並不是姓“唐”叫“太宗”,漢武帝也不是姓“漢”叫“武帝”,這都和“柳下惠”的性質差不多的。

——聽完我介紹柳下惠的姓名問題,再接著來聽孟子介紹柳下惠的為人。

孟子說:“柳下惠這個人和伯夷不一樣,他不會因為在昏君手底下做事就覺得羞恥,也不會因為職位低微而感到丟人;他為官做事從不隱藏自己的真才實學,也不會違背自己的原則;賦閑在家他不會怨天尤人,處境困頓他也不會打爹罵娘。柳下惠的座右銘是:‘你是你,我是我,哪怕你光著屁股坐在我邊上,那也是你自己的事,哪裏就會玷汙了我呢!’所以,他無論跟誰在一起都悠然自得。讓他當官他就當,炒他魷魚他就走,你要再挽留他他也會留下來,這是因為他覺得無論當官還是下崗都無所謂。”

伯夷和柳下惠,兩個人兩種作風,都夠與眾不同的。

孟子最後做了個總結:“人家的優點要學習,人家的缺點也要警惕。伯夷的缺點是胸襟太窄,柳下惠的缺點是吊兒郎當,我們學習這兩位前輩的時候可別把人家的這些缺點也一起學來。”

我們千萬別因為這節內容就以為孟子看不起伯夷和柳下惠,孟子在後文的“萬章篇”裏說過:“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這是把伯夷、柳下惠和伊尹、孔子擺在一起,認為他們都是聖人,只不過風格不同罷了。當然,最大的聖人還是孔子。

前文講伯夷的時候說過,儒家對伯夷、叔齊的態度是有些矛盾的,但他們對柳下惠則普遍推崇備至。漢代大儒董仲舒(就是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那位)曾經做過江都易王的宰相,易王有一次和董仲舒聊天,聊起越王勾踐來了。易王說:“泄庸、文種、範蠡這三位高人當初輔佐勾踐滅了吳國,功勞大大的。我聽說孔子曾經推崇說商朝有三位仁者,我看這越國也有三位仁者啊!”

易王緊接著就給董仲舒戴了一頂高帽子:“齊桓公事事都跟管仲商量,我如今也事事都跟您商量。”

董仲舒說:“您這麽一說,倒讓我想起柳下惠的一段往事。當初,魯國的國君也像您今天問我這樣去問柳下惠,說:‘我準備攻打齊國,你看怎麽樣啊?’柳下惠一聽,趕緊搖頭說:‘使不得,使不得!’事後柳下惠自己一琢磨,越想越不是滋味,說:‘我聽說想做攻打別人國家這等壞事的人是不會找仁者去討主意的,可國君偏偏找我來討主意,這樣看來,我顯然算不上是一個仁者啊!’”

易王聽得一愣。

董仲舒接著說:“柳下惠連這都覺得臟了耳朵,要是把您方才問我的勾踐滅吳的事拿來問他,還不知道他會是什麽反應呢!越國別說三位仁者,一位都沒有!您知道什麽才叫仁者嗎?仁者是‘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像範蠡他們盡是陰謀詭計的人哪裏稱得上是仁者呢!所以孔門弟子當中,就連小孩子都看不上所謂的‘春秋五霸’。”

——董仲舒單以這番話來說,觀點是和孟子一脈相承的:儒家強調,“義”要擺在“利”前邊,“道”要擺在“功”前邊。我們再看柳下惠:如果董仲舒的引述屬實的話,那麽,柳下惠似乎也不是一個無可無不可的人物,或者正如孟子所言,柳下惠雖然經常是一副滿不在乎無所謂的態度,可在大原則的問題上還是很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