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訣

天下高手雲集稷下,齊宣王並不僅僅是要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也不僅僅是要搞一個面子工程,他是真要借著近水樓台的便利向各位高人討教一二的。孟子對齊宣王很有好感,所以,自己既然是詠春傳人,那就借此機會把詠春拳訣向齊宣王傾囊相授。

齊宣王問:“力由何起?”

孟子答:“力由地起。”

齊宣王再問:“拳由何發?”

孟子答:“拳由心發。”

這可不是我信口胡謅,這確實就是詠春拳訣。而且,《孟子》這一節裏和齊宣王的一段對話,孟子通篇都是在圍繞著這兩句拳訣來作解釋的。我們終於可以來看這段對話了——

齊宣王問道:“你能給我講講齊桓公和晉文公這兩位霸主的事嗎?”

孟子答道:“嘿嘿,我們這些孔門弟子誰都不尿他們那壺!所以呢,這兩位的事我是一問三不知,您問我是問錯人了。不過,您要是想聽我說點兒什麽,那我就跟您講講怎樣以德服人、稱王天下的王道吧。”

齊宣王心說:“這老小子,屎殼郎打哈欠——好大的口氣!我倒聽聽他說什麽。”於是問道,“你給我具體講講,以德服人,那是什麽樣的‘德’呀?”

孟子說:“‘德’很簡單,您要是能把老百姓都照顧好了,那您去稱王天下就沒人能是您的對手了。”

齊宣王狐疑地說:“就我這德行,還照顧老百姓哪!你這不是褲襠裏拉胡琴——扯蛋(淡)嗎!”

孟子忙說:“我可沒扯蛋(淡),我是說真格的,您一定行!我說您行,您就行,不行也行!”

齊宣王說:“我說我不行,我就不行,行也不行。再說了,你怎麽就知道我行呢?”

孟子說:“是這樣,我聽您的大臣胡龁散布過您的一樁小道消息,說您在大殿裏正坐著,有人牽著牛從外邊過,您看見了就問:‘把牛弄哪兒去啊?’牽著牛的人就說了:‘要去殺了它,用它的血塗在鐘上做祭祀儀式。’您說了:‘我看就放了它吧,瞧它那發抖的樣,多可憐呀。’那人回答說:‘那祭祀儀式就不搞了嗎?’您說:‘儀式還得搞,找只羊來殺好了。’大王,我沒忽悠您吧?是有這麽档子事吧?”

齊宣王點點頭,“不錯,有的有的。”

孟子說:“您這份善心就是我說的那個可以用來征服天下的‘德’。您這件事呢,大家都覺得您用羊來代替牛是因為您摳門兒,可我知道,您不是摳門兒,您是心裏不落忍!”

齊宣王激動地說:“對呀,讓你說著了,還真有人說我摳門兒。嘿,我堂堂齊王,那好歹也稱得上是張飛賣刺猬——人強貨紮手,難道連一頭牛都得摳嗎?我當時就是看那牛嚇得發抖,不忍心殺它,這才用羊來替換的。哼,說我摳門兒,這不是孟夫子看窯姐兒——挨不上嗎!”

孟子心中暗罵,“這是誰這麽損啊,編歇後語把我也給編排進去了?!”

孟子一咬牙,接著說:“大家都說您摳門兒,您也別覺得奇怪,您拿小羊去換了大牛,任誰看見都得說您摳門兒。唉,可有誰能體會到大王的深意啊?不過,大王您再想一想,如果您真是出於同情心才這麽做的,那麽,牛和羊又有什麽區別呢?”

齊宣王被問愣了,想了想,解嘲地一笑,“的確像你說的這樣啊!這麽說來,大家覺得我摳門兒也的確在理啊!我這到底是種什麽心理呢,可我的確不是為了省倆臭錢才用羊來代替牛的!”

孟子得了理了,“瞧瞧,我說的在理吧,方才您還那麽不服氣呢,您真是皮球掉在湯鍋裏——說你渾蛋,你還一肚子氣!現在明白了吧。”

齊宣王兩眼一亮,“原來聖人也說歇後語啊,這回咱們可找到共同語言了!您老人家多多提點我兩句,我這人是武大郎穿高跟鞋——高也有限。您快多講講!”

孟子搞推銷這麽多年,可算遇上要掏錢的主兒了,趕緊說:“不,我看您高得很。您這種心態正是仁心的體現。您當時只看見了牛,卻沒有看見羊,如果您看見了羊,也一定不忍心殺羊的。君子對於禽獸,看見它們活蹦亂跳的樣子就不忍心看著它們被殺,聽到它們的哀鳴更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呢,君子總是離廚房遠遠的。”

這頂入情入理的高帽子捧得齊宣王非常高興,忙說:“《詩經》裏說,‘別人的心思我能猜得到’,這分明就是在說孟老師您啊。這把羊換牛的事雖然是我自己做的,可回頭一想,卻不明白自己為什麽會這麽做。經您這麽一說,我真是豁然開朗了。可是,要說我的這份仁心能和征服天下的王道掛得上鉤,這又是什麽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