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開篇的時候難免要對背景多交代一些,這句“不遠千裏而來”還是值得解釋一下的。前面說過,分裂時代,或者說多個政權林立的時代,也自有其好處,最明顯之處便是,言論自由還是很有保障的。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妨參照一下愛德華·吉本的名著《羅馬帝國衰亡史》當中的一段:

古羅馬的暴君也自有他們的優勢。我們先來想一想現代的暴君:他在國內也許聽不到反對的聲音,但面對國際的輿論,他卻不得不有所收斂;他所要加害的人,可以在逃出國境之後很容易地找到安身之處,他甚至還可以憑自己的能力積聚一筆財富,獲得發泄不滿的自由,或許還能找到機會進行報復。但羅馬帝國卻稱得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反對派還能逃到哪裏呢?“不論你到了哪裏,”西塞羅曾對一個被流放的朋友說,“記住,你一樣是處在征服者的淫威之下。”

呵呵,點到為止。我們試想一下,雖然後世把儒家推向了政治思想的最高處,把孟子尊為亞聖,但是,如果孟子真的生活在一個大一統的專制王國裏,可能早就被迫害死了——我說這話可是有根有據的,後文再來交代。

孟子的人生很像他的祖師爺孔子,一樣地廣教弟子,一樣地周遊列國,向各個諸侯兜售自己的政治理想,就連屢屢碰壁、積了一鼻子的灰都和孔子一模一樣的。但好在當時社會裏的所謂“碰壁”並不就意味著斷頭台和監獄,通常,孟子都會受到很好的招待,好吃好住,還有錢給他花,他對國君提的意見哪怕再尖刻也不會給自己招來任何人身安全方面的風險,至多人家國君“顧左右而言他”也就是了。如果意見始終不被采納,那就拍屁股走人,再到另外一個諸侯國去碰碰運氣,雖然各個諸侯國之間征戰連綿,互相敵對,但只有在極特別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諸侯國國君派人限制知識分子行動自由的情況——比如孔子被困於陳蔡之間的那個非常著名的事例。這真是個知識分子和投機家的黃金時代呀!

孟子帶著一幫弟子,懷著滿腔的熱忱,在車輪滾滾之中流竄於國際社會,以超人的耐心向一位位國君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張,力圖改變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但孟子交上的黴運一點兒也不比梁惠王遜色,他雖然總能受到禮遇,受到尊重,可理想和主張卻總是無法實現。堅忍不拔的孟子屢戰屢敗,然後又屢敗屢戰。要知道,在那個時代裏,挨個諸侯國地上門去推銷他那套理想的政治主張,其中難度可比現代社會裏挨家挨戶上門推銷劣質化妝品要大得太多了。和後輩同鄉秦叔寶比起來,孟子在這些年的推銷生涯裏雖然沒能夠“鐧打山東六府”,卻當真做到了“馬踏黃河兩岸”。最後,孟子這位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終於放棄了,退而和若幹弟子一起整理文獻、著書立說,這才有了這部《孟子》。書中記錄了孟子多年來漫長的旅程,走過了多少名勝古跡啊——孟子時代太早,那時候的名勝古跡並不太多,不過,他走過的很多地方後來卻都成為別人眼中的名勝古跡了,比如這裏提到的古都開封——有弟子對孟子說:“老師呀,您這位當代大儒都走了這麽多名勝古跡了,這真是一次全面的文化之旅啊!您的理想無法實現,旅途當中便充滿了苦澀之感,使旅程變得更有味道,所以呢,學生建議,您這部書幹脆就叫做《文化苦旅》好了。”

孟子搖了搖頭,說道:“做人要厚道。這麽酷的書名,雖然很貼切,可還是留給後人來用吧。我這書呢,咱就起個俗書名算了,就叫《孟子》吧,雖然不太吸引讀者,不過,反正又不指望它賣錢。”

另一位弟子點頭贊許,“對呀,老師說得對,咱們這個時代的書不是拿到市場去賣錢的,這我方才倒忘記了。方才我還想著從您的籍貫考慮來給書名想點子,叫《山東寶貝》呢。”

就這樣,這本險些叫做《文化苦旅》或者《山東寶貝》的書記錄了孟子一輩子艱苦卓絕的推銷生涯。你有沒有過拒絕別人推銷的經歷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有過吧。唉,孟老夫子呀,被人家拒絕了一輩子,直到屍骨全爛了,生前那點存貨才賣出去,並且賣了個大價錢——這是不是很像凡·高?

話說回來,孟子“不遠千裏而來”,正是說明了他那點存貨在別處沒賣出去,又大老遠地跑到河南碰運氣找冤大頭來了。孟子那樣光輝的思想為什麽生前總是碰壁呢?為什麽他老人家就不能像孫臏和商鞅那樣發跡一回呢?慢慢往下看。

梁惠王迫不及待地問:“老孟啊,你大老遠地來我們魏國,有什麽有利於我國的高招兒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