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當年證物(第3/3頁)

他相信,若有人重提當年案件,必然會有人前來尋找木盒。

他也相信,能夠重提此案之人,也必定能夠找出木盒下落。

否則,如何有能力替秦復沉冤昭雪?

李滄海打開木盒,發現裏面放著一枚吐蕃兵符,以及十多封發黃的信件。

拆開信件,李滄海逐個仔細的閱讀了一番。

這些信件上面都有著秦復與吐蕃大將的署名,上面明確記載著雙方之間的謀劃。

從信件上來看,秦復確實投靠了吐蕃大將,兩人在信件之中詳細謀劃了進攻計劃,從如何侵占邊關,再逐漸占領幽州,秦川,以及如何占領長安等謀劃皆清楚的寫明。

不僅如此,吐蕃大將為表示誠意,更是將兵符送與秦復。

“大人,從這些信件來看,似乎秦將軍真的有通敵叛國的嫌疑啊!”陶箬竹說道。

李滄海眉頭緊鎖,他收起信件,道:“凡事不能只看表面,這些信件真假還需再做驗證,走吧。”

陶箬竹點了點頭之後,便跟著李滄海離開了洛陽府。

出了洛陽府之後,陶箬竹問道:“大人,現在該去何處?”

“去百官苑!”李滄海眯著眼睛,沉聲說道。

陶箬竹應了一聲,隨即去找了輛馬車,兩人坐上馬車直往百官苑而去。

百官苑內除了供百官居住之外,還有臨時供百官處理朝政之處。

經歷‘逆鱗玄武’造反一事之後,大唐朝廷從上到下,可謂是經歷了一場暴風雨的洗禮,除了忙不叠的審理反賊,還要處理全國上下遞送來的各種大小事件。

百官苑分前後兩進,前進院是百官辦事之處,後進院才是百官居住之所。

前進院又分為左右兩跨院,左跨院以宰輔為首,右跨院以六部為首,各司其職的同時,也便於溝通。

李滄海與陶箬竹來到兵部所在的辦事之處,兵部尚書立即迎了上來,拱手道:“李大人,你要找之人現被看守在廂房之內,這是他們的履歷。”

說著,兵部尚書遞給他幾張寫滿字的紙張。

李滄海仔細的看了看,對著兵部尚書拱手道:“有勞大人了。”

“李大人奉聖命調查此案,下官自然要盡力協助。”兵部尚書說道。

李滄海思索了下,說道:“還有一事,勞煩尚書大人請其余五部尚書大人,共同前來作個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