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6章 萬不可重蹈覆轍(第2/3頁)

“回殿下,這是現在日本武士和平民常用的發型,臣因為要在日本四處行走,所以幹脆就改了這個發式,以便不至於讓人產生疑竇,還請殿下諒解。”

“你忠心於國事,這是大大的好事,我怎麽會怪你?”太子明白原委之後,繼續笑著,“你在日本現在做得怎麽樣?順利嗎?”

“回殿下,十分順利,所以臣是特意回來向復命,並且請求下一步的指示的。”周璞馬上回答。“現在不光是九州的地盤最大的豪族島津氏被我們說服準備附從大事,就連日本京都的朝廷和公卿,也在和臣密議之後決定支持我們大漢,並且願意為我們大漢發布詔書,要求日本各地的豪傑和民眾不要聽從幕府的命令同大漢為敵。雖然他們現在未必有多少影響力,但是只要這麽做了,至少我們可以擁有一個招牌,可以減小日本人的抵抗心理。”

“都已經做到這個地步麽?”太子有些驚喜,“沒想到你居然幾個月內就做成了這些事……果然是朝廷的股肱之臣。”

“為國分憂,這都是臣的分內之事。”周璞故作謙恭地回答,實際上心裏早已經樂開了花。“如今日本和我們合作、願意為推翻幕府而努力的各方勢力都已經躍躍欲試了,只等著我朝一聲令下,就可以行動起來,一起給幕府致命一擊。”

接著,他趁熱打鐵,從自己的身上拿出幾封信來,“殿下,這幾封信都是島津氏和日本的朝廷寫給我國以表恭順的,還請殿下審閱。”

“好,好!”畢竟還是個少年人,太子現在已經滿面喜色,“拿過來吧。”

他一手接過了這些信,然後仔細地閱讀了起來。

因為刻意想要討好大漢,所以這些信言辭都寫得十分謙恭討好,上面也是各種表露忠心的套話,這種套話太子從小就看到過無數遍,現在當然也不以為意,直接跳過,反倒是其中一封信上面的字倒是讓他起了些許興趣。

他從小有那麽多老師在身邊教習,書法自然也學習過,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專注在這上面,字寫得水平一般,但是一點欣賞的眼光倒是有。

這封信是日本法皇親自寫給的,畢竟是練習過幾十年,筆力蒼勁而且又不失靈動,在太子看來足以和中國的名家相比。

“這字寫得真是不錯。”太子看完之後,將信扔到了一邊,“我早就聽說這些日本公卿世世代代傳承中原傳過去的文化,並且都深有造詣,之前我還不信,現在看來倒是真的!這個法……法……”

剛剛要說到法皇的時候,太子突然驚覺他不能采用這個說法來稱呼對方。

皇帝,皇帝,這是至高無上的稱號,只能由中原天子來用,外邦怎麽能用?他身為大漢的太子,又怎麽能對別人說出這個字來?於是在最後一刻,他強行將話吞了下去。

“殿下?”周璞看他臉色突然有異,於是低聲問。

“日本的國君,不能再稱呼皇字了,這於禮不合,過於僭越。只有我們中原的國君才能用皇來稱呼。”太子定下神來。“我回信的時候要說清楚這件事,免得以後兩國交往釀成風波。”

“殿下的這個想法,臣之前也想到了……而且已經跟日本的朝廷進行了交涉。”周璞連忙回答,“現在日本朝廷的大臣已經同意了臣的要求,他們將在我們打敗幕府之後,為國君廢去天皇這一稱號,改成日本國王。”

“你……做得很好。”太子再度稱贊,顯然十分高興。“既然他們這麽恭順,又熟悉仰慕我國的文化,那我倒還真不能太失禮了。”

“殿下,日本人終究是外邦之人,骨子裏和中華之人還是不一樣的。”周璞提醒了他,“仰慕中華文化,學習書法詩詞只是表,他們的裏子還是不一樣,狡黠狠辣。”

“這一點我倒是明白,為了恢復權勢不惜引外兵進犯本國,這些人又哪裏有什麽禮義可言呢?”太子仍舊笑著,“不過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好用。”

頓了一頓之後,他重新看向周璞,“我這裏馬上回信,你到時候拿著我的信去給他們吧,想必他們現在都惴惴不安,生怕在接下來的戰事當中得不到好處,想來有了我的親口保證,他們就應該能夠放心了吧。對了,你這裏還有什麽事情需要我幫忙嗎?”

“回稟殿下,臣冒死趕回來,將臣在日本現在得到的進展報告給殿下是其一,另外的目的,就是想要跟殿下問清楚我朝進兵的具體時間——現在他們都在翹首以盼,臣覺得大家一起動手,能夠給幕府帶來最大的傷害,也最讓他們猝不及防,所以臣需要知道具體的時間,以便居間協調。另外,幕府顯然已經對我們的行動有了些察覺,雖然還沒有想到我們會發動戰爭,但是已經開始有了些許戒備,臣認為宜早不宜遲,趁他們現在還沒有完全弄清楚情況,在可行的最早時間發動進攻,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