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老中們(第3/3頁)

“那好吧,就讓柳生先再想辦法和大漢的朝臣商談幾次,把具體的解決辦法談好。”井伊直孝冷淡地說,“不過,我們也該給柳生那邊定個期限了,完全限制銅的出口並非長久之計,而且把禁令延續下去更加對兩國貿易有損。”

其他老中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完全禁止對大漢輸出銅,如果持續太長時間的話,肯定會觸怒大漢朝廷,而且對日本自己的貿易利益也十分有損,既然現在大漢的態度並不是特別激烈,那麽幹脆再給柳生那邊定一個期限,如果過了這個期限,就一邊取消對大漢的銅出口禁令,重新恢復銅出口,一邊暗地裏限制兩國貿易規模,減緩金銀的流出。

“我贊同大老,此事不能一直拖延下去,對兩國都不好。”另一位酒井家的老中酒井忠勝馬上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如今已經是開春了,我們用的是給荷蘭人供應銅礦的借口,不能一直再用下去,要不到夏天就直接放開禁令吧?”

“夏天就放開?”內藤忠重有些吃驚了。

他是在座的老中們當中地位和根基最低的,所以一向不怎麽肯主動發言,寧可聽著前面的這些人討論出一個結果來,但是這下還是忍不住了。“如今離夏天已經只有一兩個月了,柳生那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和大漢朝廷談出一個滿意的結果來……再說了,兩個月時間內,也難以制定出萬全之策來。”

“沒有萬全之策,那就選最好的策略來用吧。”井伊直孝不緊不慢地回答,“如果柳生那邊沒有特別嚴重的事態反饋的話,那麽兩個月之後我們就解除銅出口禁令,然後頒布貿易管制令,規定好一年金銀的最大流出數量,然後和大漢談判,規定一年的物資輸入限額……”

接著,仿佛是想到了什麽似的,他擡起頭來,朝老中們的臉上一一掃了過去,“那個時候,我國所要承受的壓力一定會比如今更重,大漢的朝廷也許會震怒也說不定……這件事,太過於嚴重,不能只交給柳生來辦。”

柳生元齋在幕府是由老中來直接管轄的,官位已經很高了,如果不能由他來和大漢交涉的話,那大老的言下之意就是要一位老中親自去大漢進行交涉了。

這可不是什麽好差事,大漢重商,而且對日本的貿易又對他們極為重要,所以可想而知到時候那位被派去談判的代表所需要面對的壓力了。

然而即使再怎麽讓人難受,這些人也知道大老所說的確實是正論,因而一個個臉色雖然變得愈發陰沉,但是並沒有人再出言反對。

不過他們的視線很快就又集中到了內藤忠重的身上。

內藤忠重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沒有讓自己心中的不滿顯現出來,他心裏知道自己地位最低,確實沒有什麽反抗的余地,這個惱人的差事既然交給了自己,自己就是躲不掉的。但是這種大家心照不宣直接選定了自己的默契,實在讓人有些惱火,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當成了最容易支使的人了。

“和大漢交涉確實特別重要,不能專任給柳生一人,既然我是負責對大漢來往的人,那我到時候去也是順理成章。”壓抑住心裏的火氣之後,他以冷淡的語氣說,“不過,我還是覺得二個月的時間太過於倉促。別的不說,每年金銀的交易量大概為多少?這個問題幹系重大,應該事前予以確認。”

“既然是由你來負責對大漢的貿易事宜,這些事你先自己和下屬商量一下吧,到時候給出一個具體的貿易細則,然後交給大家再來討論下。”井伊直孝馬上回答,“不過,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想過,我覺得最好是以兩國之間剛剛開始正常貿易的流出量為準……”

前面的話只是客套,後面的才是真正的意志,內藤忠重自然是明白的,不過這個目標實在太過於壓人了,所以縱使畏懼大老,他還是忍不住抗議了。幾句話就將任務全壓到自己身上,這太不符合情理了。

“這個條件恐怕大漢難以答應……如今兩國之間的貿易量已經初開貿易的時候的幾倍,一下子把流出量縮減幾倍的話,恐怕會在大漢的朝堂上引發極大的震撼,還是寬限一些吧。”

“金銀是地下的物產,不是稻米,挖出來以後就沒辦法再長,現在我們不省著用,等到了子孫後代,他們又該用什麽來立身立命?”,因為一直是支持限制貿易的一派,所以酒井忠勝的態度也十分生硬,“還請為日本多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