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草原上(第2/2頁)

林丹汗什麽都要,大明的需求也是旺盛無比,十年前大家眼裏還沒有的徐州,現在已經成了怪物,需要大量的牛馬,需要大量的皮革,需要大量的堿,需要大量的騎手,草原上有的,徐州都需要,他們給的是市價,可這市價已經足夠大家發財,更不要說,在徐州賣出,還可以就地買來棉布、鐵鍋、燒酒等一切草原上需要的東西,這一來一往就是巨利。

山西的商人們如今最恨的一個人就是王自洋,這個當年不起眼的小馬販子,如今已經是富可敵國,運到草原上的漢井名酒,有九成都是被他壟斷供應,其余一成則是在北直隸那邊出來的。

那什麽漢井名酒比起山西的幾種名酒來並沒有強太多,難得的是這清冽醇厚的口感,再就是這個產量,名酒之所以是名酒,無非是用料考究,工藝繁復,耗工耗料,出來的好東西,成本也是高昂,可徐州這燒酒不然,他的產量太大了,從這產量上就能判斷出漢井名酒的成本不高,根本沒辦法和他打價格戰,再說大家都是為了發財,那燒酒背後是個怪物,連朝廷幾十萬兵馬都殺的大敗,何苦去找死呢?

不想惹麻煩不代表心裏不念叨,這徐州燒酒實在是太適合邊市貿易了,簡直是為那些蒙古人量身打造的,這“駱駝好柳,蒙古好酒”,古人都已經知道,這些蒙古人冬日苦寒就需要口燒酒暖暖身子,這勁大醇厚的燒酒,正是對他們的路數,如今這草原上,就連不會漢話的牧民都能用漢話說“漢井名酒”。

草原上能喝起原裝漢井名酒的都是貴人,怎麽也得是在歸化城內有自己宅子,能在林丹汗面前說句話的角色,至於其他的,只能喝到摻水的酒,有錢有牲口的就能摻水少點,沒錢的就得摻水多點,可這樣蒙古人也願意買,這酒可比他們那酸唧唧又沒什麽勁的馬奶酒好喝多了,夏天還好說,秋冬寒冷時節,一壇子沒摻水的酒就能換一個女人,五壇子沒摻水的就能換一匹好馬!

做生意做出點門道的人物,都是不用算盤算賬的,徐州燒酒的暴利,那王自洋賺了多少,大家心裏都明白得很,可實在沒辦法,有人花重金去挖酒坊師傅的墻角,但徐州那邊盯得很緊,酒坊都只在徐州附近和趙家軍營盤附近設著,不是沒有釀酒的師傅動過心,可沒出徐州地界就暴斃了,連挖角那人都沒回來,大家也就不敢再伸手了。

這徐州每一次和朝廷開戰,松江府的布商為首,江南豪商呼應,都是跳得最高的,可山西商人同樣虎視眈眈,每逢開戰,就有帶著人手和銀子的商人在開封府那邊等著,朝廷一勝,他們就要過去掃人掃貨,只是每次都失望而歸,也愈發的不敢妄動,連朝廷會剿都打敗了,別說山西商人,在他們背後撐腰的邊鎮武將也都縮了,不停的說謹慎謹慎。

看著錢財在眼前卻沒辦法賺是最難的,大明的武將不願意幫忙,就有人想歪招,要在草原上動手,只要讓你人財兩失幾次,你就不敢自家獨吞,草原上的馬賊實在太多,各個大部騎兵假扮的也有不少,只要銀子和好處給足了,殺人越貨可比大明這邊簡單。

試了幾次都是碰得頭破血流,這王自洋每次出塞總是千把人的商隊,這千把人的戰力當真不低,小股馬賊不長眼的話,直接就會被吃掉,大股馬賊怎麽也得上兩千號才有把握,在這草原上能號令兩千騎的人物,那起碼是金帳那顏的身份了,還真別說,在燒酒和重金的誘惑下,王自洋的商隊還真是遇到了一次過兩千騎的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