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8章 財源通達(第2/2頁)

有懂行的人和趙進說,這些孩子是大同和太原人市上買來的,草原上這些年愈發艱難,雪災白災之下,常有整個小部落一夜之間全部凍死的,部落之間弱肉強食的情況也很嚴重,往往火並搶奪了青壯、牲畜和財貨之後,這些沒價值的孩童都被賣到大明這邊來,只是賣頭羊的價錢。

不過王自洋倒是沒好意思說這些半大孩子之流也是精壯,只是說送給趙進這邊,若能用就用,不能用就留在牛馬大車店那邊看著牲口,酒價他這邊付錢就是。

趙進倒是沒有把這些孩子推出去,他們無父無母,年紀不大,由趙字營養大,自然會對趙字營忠心耿耿,而且多少懂得騎術,這正是趙字營所需要的。

看到趙字營要了這批孩子,王自洋他們還以為對了胃口,又是送來了兩批,到了第三批的時候,居然還有十幾個女孩子,而且全部的年輕都沒有過十三歲,細細詢問,居然還有山西漢人的孤兒。

就算搭頭也不能這麽算。這個讓趙字營哭笑不得,這邊又不是開善堂的,趙進和夥伴們已經議定,下次再送孩子過來,就不要人口了。

仔細盤算下來,趙字營的十四歲以下的頗為不少,趙進開設學丁隊,徐州四處豪強大戶送侄子,小戶送兒子,男孩子來了好多,有的是為了套近乎,有的是為了學本事,還有從丁家圍帶回來的那些孩子,加上這幾次一百五十多個從草原上從來的,合起來過了四百人。

這裏面也有幾十名十六歲以上的,可在這四百多嘰嘰喳喳喧鬧不停的孩童們中間,實在是不怎麽起眼。

將近五百的數目,叫學丁隊顯然不太合適,已經有人叫這裏做“童子營”了。

在幾次行動之後,趙進終於下決心把營地搬到附近的雲山寺莊園那邊,盡管何家莊那邊的營房和校場最為完備,可那邊太過繁華,兵丁們整日苦練,卻聽到耳邊熱鬧喧嘩,總是心浮氣躁。

而且不管鹽市,集市,還有隨之而來的各方商戶以及相關人員,都需要居住和娛樂,何家莊那邊各項設施齊全,距離各處又近,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好在所選那處雲山寺莊園也不錯,原來給莊客們居住的宅院房屋可以改建為營房,田地什麽的可以改建為訓練場,那“童子營”也有了足夠容納的空間。

對於趙字營上下,這裏卻比何家莊那邊方便,吉香的父親就對此處贊不絕口,要預備那麽多人的飯食,何家莊連倉庫的位置都緊張的很,每天材料什麽的還要從周圍運來,現在不用那麽麻煩了。

不過這莊園也有很多需要改造的地方,雲山寺的佃戶們和流民青壯承擔了大部分的勞務,趙字營的家丁們也不得閑,也要參加建設營地的勞動。

趙字營家丁定期輪換的機制已經有了定規,孔家莊那邊兩個連,徐州城內一個連,流民新寨那邊三個連,雙溝鎮和房村集那邊兩個連,在鳳陽府宿州的那處莊園的徐州部分,也有兩個連駐紮。

駐守各處,回何家莊附近的營地訓練,每兩個月進行一次輪換,很多人覺得不過是徐州左近地方,連正、隊正又都是信得過的人,就地訓練一年回來一次豈不是更好。

但這個要求被趙進拒絕了,如果不是路途的確很遠,他甚至希望家丁們每十天就輪換一次。

“……現在徐州左近都對趙字營敬畏,這些連隊去往各處,肯定被當成人上人供養,一個個年輕氣盛,那裏經得住奉承,萬一知道享受快活了,上面不管,下面又怎麽會勤練,這麽下去,人被拉攏過去不說,隊伍也爛了個幹凈……”

趙進看得很明白,說得也很明白。

“……才這個年紀,有什麽辛苦麻煩,整日裏在何家莊這邊呆著不動肯定不好,來回輪轉,正好當做行軍的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