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8章 典故(第2/3頁)

然後這欒松才看向趙進,看到趙進身上的甲胄後,眼睛眯了下,很是失禮的伸手過來,試試胸前甲板的厚度,各處的連接結構,然後才驚嘆說道:“你這甲好,這是單獨請人打造的吧!”

趙進點點頭,欒師父欒松這才轉回正題,笑著說道:“別耽誤了你的事情,咱們路上講。”

家丁們準備完畢,趙進和夥伴們也都是披甲完備,那欒松看到趙進他們都是不行,自己也牽馬跟隨,百余號人護送著五輛大車從貨場那邊魚貫而出。

這護送貨物出門的說法是防著被人詢問,大家面子上過得去,至於這一隊人的真正目的,只要不是傻子,看到他們隊列嚴整,全副武裝,殺氣騰騰的模樣,誰都知道這是要出城作戰的,但大家也只敢小聲議論幾句。

走在中間的趙進等人也不理會邊上,只是邊走邊聊,趙進從小長在城內,衛所和軍隊上的事情只是聽父親和叔父講述,董冰峰雖說長在衛所,可對軍隊的了解不比趙進多太多,這欒松則是官軍的親衛出身,對立面的門道明白的很。

雖說初次見面,可趙進禮數周全,做事實在,這欒松倒是真心實意的要傳授講述。

“……棉甲是要用錘子砸棉花,把棉花砸的密實跟毛氈一樣,然後這樣的棉花十層疊起,中間墊上鐵葉,再用不停捶打,讓棉花沒有絲毫的蓬松,外面用厚布包起,然後用銅泡釘加固,按照武經規矩,穿上之前還要在裏面內襯一層鎖子甲,這才是真正的棉甲,雖說幾十斤份量,可穿著上陣,刀砍槍刺箭射都能防住……”欒松侃侃而談。

“不過這東西費工夫費材料,官坊裏打造的都是偷工減料,做出來的棉甲根本就是棉襖,穿著倒是輕便,但莫說是防刀槍,被釘子枝杈掛住就是一道口子,裏面的棉花都是爛的,還不如個棉襖,他娘的,不知道過手的人黑下多少來……”說著說著,欒松不知道想起什麽往事,脫口罵了出來。

欒松欒師父情緒激動,可趙進和夥伴們卻聽得津津有味,陳昇忍不住開口問道:“欒師父,我看我們這些棉甲都是很實在的東西,應該沒有偷工減料,這官坊也還是有良心的。”“這肯定不是官家出的,這一套東西打造起來花功夫,軍中也懶得穿,穿著沉重悶熱,大家都是套著鎖子甲就足夠了,而且現在天下太平,最多也就是剿匪平亂,穿著棉甲那都是攻城拔寨野戰的大場面用,哪裏用得著。”欒松搖頭說道。

“……是剿了聞香教的莊子繳獲的……”董冰峰邊上補充說道。

欒松愣了下,過了一會才搖頭說道:“這幫人還真是心思大。”

接下來欒松卻有意不談這個話題了,卻開始評點趙進他們穿著的鐵甲,笑著說道:“你們穿著這東西實在,雖說鋼鐵比皮革棉花什麽的都重,可什麽鎖子甲、皮甲、棉甲的,一層層疊放起來,周折彎繞,份量一點不輕,倒是你們這鐵甲就是一層,可該防護的都能防護住。”

說到這裏,邊上的石滿強卻插話說道:“既然這麽容易打造,咱們大明怎麽不多打造點鐵甲,不說別處,咱們徐州每年出鐵可不少。”

“打造起來太花費功夫,而鐵太實在了,而且這鐵怎麽也比棉花和皮子貴啊!”欒松笑著說道。

話沒說明,不過大家都能聽得明白,用鐵的話費心費力,上下其手的機會也少,又是官家的勾當,誰也不願意去多事。

這些典故趣聞,按說是排解枯燥行路的好材料,可大家聽到這些事之後都感覺不太舒服,一時間氣氛沉悶了下來。

趙進他們這支隊伍,在城內就紮眼的很,出城之後走在官道上更是惹得路人側目。眼下雖說還在正月,可上元已過,忙碌生計和走親訪友的人都是不少,看到這百余人的隊伍大搖大擺的走在路上,而且都是全副武裝,都是心驚肉跳,不知道這夥人要去幹什麽,更有人認得趙進一行人,這更是膽寒,紛紛猜測到底是誰要倒黴。

猜測歸猜測,大家都是加快腳步,都要離這支隊伍遠一點,徐州地面上,或許偏遠地方還沒傳到,臨近的誰不知道死了上百個江湖亡命,幾家被滅門了。

看到這個場面,欒松欒師父肅聲說道:“雖說那齊家村距離不遠,但咱們走的不緊不慢,那邊肯定會得到消息,趙小哥,咱們應該加快趕路。”

雖說這話有些越界,但也是一番好意,趙進笑著說道:“咱們出城也沒說去那裏,齊家村也不知道咱們的目的,再說了,齊二奎知道更好,他要是敢跑,以後他也沒臉在這片混了。”

欒松聽到之後,愣了下才點點頭,看到他這個反應,邊上的吉香和劉勇彼此對視一眼,都明白對方的意思,趙進大哥敬重這欒松,這欒松還真就把大家當孩子來看,自家大哥怎麽可能連這點小事就考慮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