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〇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5/5頁)

別看是小小的都尉投降,督師侯恂又是興奮的寫了一篇報捷的文書,裏面說天威所致,義民紛紛被感召投誠,大明中興有望,這全是天子賢明,將士用心。

汝州城也是河南的大城,李自成盡管在潼關到洛陽一線沒有設置守衛,可汝州這樣的要塞地方肯定是放置了重兵防禦。

大明官軍到這時候仍然是抱成一團,謹慎異常,榆林總兵白廣恩和副將牛成虎先到城下,然後山西總兵許定國也到汝州城下。盡管順軍的威武將軍白旺幾次率輕騎騷擾,意圖引開大隊兵馬,大明官軍從不輕出,一直是保持著固守的態勢,只要拿下汝州,潼關到河南腹地的道路差不多可以打通一半。

大軍圍城,開始打造攻城器械,並且在四周設置守備兵馬,準備做長期攻城圍城的準備。

這段時間,上天的確是眷顧督師侯恂率領的這支兵馬,汝州城內的大順文武,文官之首是州牧丘子陶,是在汝州城破之後就投奔順軍的文人,他有個身份比較特殊,他是明廷前大學士丘瑜的兒子。

丘子陶這等人,世家縉紳出身,盡管從賊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想,可看見大明官軍節節勝勢,立場肯定是變得很不堅定。

在山西總兵許定國到達城下的第二天,丘子陶就派心腹的家人偷偷潛出城墻,和城外的明將密約,決定作為內應開城。

汝州城高墻厚,要是真刀真槍的攻城,肯定會花費太多的力氣,有人內應當然是最好,不過大明被順軍的種種計策也是折騰的怕了,盡管也是由人作裏應外合的準備,可還是準備強攻。

但第二天主攻的方向紅衣大炮才開火,另一邊的城門已經被打開了,早就是有所預備的大明騎兵蜂擁而入,汝州城內的順軍兵馬盡管眾多,可主要的力量都是用來防備外敵的攻城,這另一邊的城門本來準備機動使用,誰想到卻被奸細打開,頓時是亂成了一團。

廝殺持續了兩個時辰左右,那丘子陶本來就是汝州牧,城內的親信手下不少,事先做了很多布置,等到發動,順軍應接不暇,頓時是大敗。

這場戰鬥對於大明官軍來說,近乎是完美的勝利,汝州城內的大順軍將官兵幾乎是沒有一個逃出去的,全部被捉拿或者是殺死。

此戰被稱為是“汝州大捷”,督師侯恂率領眾將昂然入城,威震天下,報捷文書去往京師,崇禎皇帝龍顏大悅,據說已經開始廷議,是不是加侯恂太師銜,有明一代,最近也只有張居正、嚴嵩寥寥數人而已,且不論下場如何,可這身前榮耀卻是無與倫比。

而在常州府的侯方域,則是被特指擢升,為常州府同知,按這個速度,常州知府也是很快了。

汝州的失利也是對順軍控制的地盤震動極大,本來已經稍微安靜些的南陽府和汝寧府,地方上的民團武裝又是開始蜂起,響應朝廷的行動,不過闖王李自成僅僅留下了李過和高一功在河洛之地,劉宗敏、郝搖旗一幹大將帶著順軍主力的八成來到了寶豐、郟縣、襄城一帶,原本想要誘敵深入,卻沒有想到局面發展到這般的地步。

崇禎十七年的三月,齊國公李孟編練出一萬新兵,河北副將王韜親自來濟南接兵,這些兵馬只在河間府留下一個團的兵力,其余的八千人全部前往永平府,僅僅一個中屯衛附近的區域,是不能滿足山東的胃口。

何況現在的山東,非常需要幾個出塞的關口,需要幾個大明和草原連同的通道。

在五月間,順軍和明軍在河南大軍雲集,惡戰連連,在草原上,土默特部和邊鎮騎兵的聯軍不斷向東,已經是頗近察哈爾部控制的區域。

在登州府城北面的海港上,齊國公李孟親自來港口為水軍送行,信陽水營和靈山水營的船只,還有靈山商行控制上商船都匯集於此,吃水線都是很深。

身穿盔甲的鄧格拉斯站在碼頭邊踏板前,沖著李孟抱拳大聲說道:

“請大帥放心,末將一定會送進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