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平靜的前奏(第5/5頁)

現在即便是這條路被滿清占據,可大明的商人還有朝鮮的商人依舊是沒有斷了貿易,不需要在海路上多此一舉。

懷疑並沒有持續多久,從盛京那邊趕來的采買說明了一切,這些從外洋從江南過來的精細玩意,據說很對盛京各旗貴家的胃口,而且這些船只也能把大明腹地的消息帶過來些,好處多多。

這些商人帶來的貨物的確是好,比在遼東那邊交易的東西精細,而且花樣也多,不光是盛京那邊的人要,漢城的王族和文武兩班的貴人以及那些富商們也都是大批的購買,慢慢的這生意就大起來了。

幾家大的商人都是在仁川港和漢城這邊開設了貨棧商鋪,做起了長久買賣,本來開始還有幾名倭商的,後來都是被大明的海商給擠走了,聽說那些倭商的運氣也不好,在海上遭了風浪,人死船沉。

這些在城內做生意的商人們是大明的子民,可這朝鮮已經是滿清的藩國,雙方可是敵國的關系,敵國之間那自然要互相視為敵人,這些鋪子盡管都和盛京那邊有些這樣那樣的關系,可縣官不如現管,這幾個鋪子總是給溫裏罕他們送些常例的孝敬,每有大批貨物到岸的時候也都是給一筆錢。

溫裏罕沒想到自己駐守漢城,除卻個舒服日子之外,居然還有外快賺,而且這外快是一月比一月多,那些商人們的生意見好,他這邊收到的孝敬也是越多。

而且這些大明的商人看著比漢城的朝鮮人還要軟,平日過去見到自己和手下的旗丁都是點頭哈腰的問好,有些貪心旗丁的在店鋪裏拿點東西賺個便宜,那些商人夥計也不敢阻攔。

就連聽說在河間府打了勝仗,這些南邊來的大明商人還都是客氣的了不得,都是些軟趴趴的孬種。

這順治元年的十月,溫裏罕過得又要比從前更加安心愜意,因為他得到了來往於盛京那些人的消息,說是睿親王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之後,本來殘破的正藍旗成了被拉攏的對象,溫裏罕的主子據說又上了一級,坐上了都統的位置,這麽一來,他溫裏罕在這漢城的舒服日子還要多過些時間。

按照往年的規矩,十月之後,海冰封港,風浪太大,南邊的船往往過不來,但這朝鮮國和大清也是要過春節的,這年節的時段,各項值錢的貨物賣得格外好,所以各個大商鋪都要集中運送一批貨物過來儲備著。

大批的貨物進出,自然少不了給他城守溫裏罕大爺的常例孝敬,溫裏罕盤算著,自己手裏這幾年剩下了不少錢,那鄭家開的鋪子一直是邀請他去入個股,答應一成股的銀子給他分三成股的紅利,是不是把這個錢投進去。

十月十二,滿清駐紮在朝鮮漢城的參領溫裏罕看著天氣不錯,準備上街逛逛,他帶著兩名隨員一起。

所謂的逛街也就去漢城城南的那條街,幾家漢人的鋪子和朝鮮人的鋪子都在那裏,去了既有酒飯可以吃,又能有孝敬拿,沒準還能請他去玩玩女人,舒服的緊。

溫裏罕和兩名手下騎著馬,大搖大擺的走在街道上,看著沿途的行人紛紛恭謹的閃避,一些平頭百姓甚至還在路邊行禮,正藍旗參領溫裏罕就覺得心頭格外的舒暢,這些朝鮮人還有大明的漢人都是賤民。

早就聽人說,大明的南邊是比盛京和漢城繁華百倍的花花世界,等跟著自家主子打到那邊去,還不知道有多享受呢,至於河間府那場大敗,聽說明國動用了上百萬的兵馬,明國內部還在鬧賊,根本不可能此次動這麽多的兵,下次他們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天氣晴朗,眼見著那條街就要到了,參領溫裏罕的心情愈發的好,一進這街道,立刻就有那朝鮮商人從鋪子裏跑出來,用半生不熟的漢話和他打招呼問好,朝鮮只有很少邊境的人會說女真話,稍有點身份地位的都是懂漢話,當然溫裏罕也聽得懂漢話。

讓溫裏罕有些不高興的是,平素裏最為殷勤的那些漢人商戶卻沒有出來,難道不知道自己過來,溫裏罕納悶的抽打了下馬匹,這時候,一句話清晰之極的傳進了他的耳朵,有人不屑的說道:

“……下賤的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