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平靜的前奏(第4/5頁)

而朝鮮,盡管號稱是大明的忠心藩國,卻始終不敢有任何的舉動,等到皇太極領著大軍進入朝鮮之後,朝鮮軍隊甚至談不上什麽抵抗,一路的潰散,朝鮮王族能做的也就是向大明求救。

最後求救不成,朝鮮王室上下恭謹溫順的投降了滿清,朝鮮習慣於給強者做奴仆,並且是忠心耿耿的奴仆。

當他們覺得大明強大的時候,他們可以做了兩百多年藩國,可他們認識到滿清韃虜比大明更厲害的時候,馬上又是去低眉順眼的奉滿清為宗主,在正常發展的歷史上,這又是二百多年,直到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既然已經是表示了臣服,接下來所做的那真是標準的臣子奴才,本來皇太極對於這個新占領的藩國並不放心,一開始是命令阿濟格和多爾袞率領兩白旗的旗兵甲丁防禦著這個方向。

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根本不用這麽擔心,所謂的大明屬國,漢家衣冠的朝鮮人根本沒有什麽反抗的意志。

既然是一群軟蛋,那就沒有必要浪費這麽多力量在他們身上了,滿清的大敵始終是大明和蒙古各部,用來防備朝鮮的各旗各部都是不斷的抽調出來,抽調去遼西和草原上,就用現在這些力量來防禦,也是一直沒有出過什麽亂子。

即便是河間府那場大失敗的消息傳到朝鮮之後,攝政王多爾袞還特別安排三順王續順公的兵馬向朝鮮那邊調動。

但朝鮮那邊卻依舊是恭順的送來了糧食,抽調去防禦蒙古各部的火銃兵也是按時到達,這才是讓人放下了心,所以目前這樣的駐防兵力也就一直保持下來了,沒什麽變動,河間府大敗之後,對大明和蒙古所需要的力量更多。

此時的漢城好歹也有大明一個中等府城的大小,城內也有幾萬的人口,還有朝鮮自己的軍隊,那四百多名女真八旗就是駐紮在城中,絲毫沒有什麽害怕的。

率隊的參領溫裏罕在剛進入這漢城的時候,也是戰戰兢兢,晚上睡覺也睡不好,可日子久了,也弄明白了城內這些朝鮮兵馬到底是什麽貨色,這些兵丁就連農夫都不如,那些火銃兵也只能是依托工事才能開槍,野戰之中,比起明軍的火器施放都是差的天上地下。

溫裏罕曾經給他的主子拍過胸脯,說是這漢城的城中要出了什麽亂子,他帶著這四百國族的士兵,肯定能夠平定。

“萬余高麗士卒,國族勇士過百,可一舉而平”

這話可是被內文院的寧完我鄭重其事的寫到官方的文卷之中,實際上,這句話和真實情況相距倒也不太大。

朝鮮從國王到下面的普通小兵都是害怕這四百八旗兵馬,如同畏懼狼虎,根本不敢有什麽反抗的意志,就算是真實的實力對比,朝鮮執行所謂的文貴武賤要比大明徹底很多,士兵近乎於賤業,有如奴隸,根本沒什麽戰鬥力,能打的火銃兵,差不多全部被抽調到滿清韃虜那邊服役了。

相比於去老林子抓取生女真和索倫、去和遼鎮兵馬作戰、去草原上防禦蒙古的滿清士兵來說,漢城內的這四百一十五名滿清兵馬則是舒服到了極點,先不說朝鮮上下把他們當作太上皇一樣的供著,吃喝用度都是堪比貴家,朝鮮女人也是不缺,不過就是長的不行。

這溫裏罕在盛京有點小關系,所以駐守在漢城的這個差事可以一直霸著,而不是給其他人輪換,這樣的舒服日子,換誰也不願意輪換。

回到滿清,一個正藍旗的參領算個鳥,見誰的面都要自稱奴才,磕頭問安,可在這漢城,那就是標準的人上人,就在今年四月,溫裏罕喝醉了酒在漢城大街上打馬狂奔,和左議政的車駕沖撞,左議政那可是朝鮮的正一品,一般都是王族擔任,相當於大明的內閣首輔,大清親王郡王。

可這左議政卻是溫順的給溫裏罕讓路,第二天還送來了人參和若幹的金銀當作“醒酒”,這樣的好日子,誰願意離開啊,而且聽盛京那邊傳來的消息,說是一貫是羸弱的大明居然在河間府打了個勝仗,連大將軍阿巴泰和嶽托都是死在關內了,實在是太兇險,還是在這個漢城享受富貴太平的好。

崇德五年(崇禎十三年)的時候,這日子也就是過的舒服,可崇禎六年之後,進帳也是跟著豐厚起來。

原因是大明和倭國的商人們,紛紛從海路上過來,在漢江口那邊的仁川港登陸,售賣各種貨物。

開始的時候,溫裏罕等人都是頗為的緊張,以為這是敵國來打聽消息的密探,漢城這邊一般都沒有什麽外國商人前來的,因為朝鮮和大明本來有一條商路,是走了兩百多年的陸路,大部分貨物都是從那裏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