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九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5/6頁)

李府的家眷,將軍府的吏員,那些身在膠州營體系之中的人各個淚流滿面,喜悅之極的大吼大叫。

那些巡撫官署、布政使司衙門、濟南知府衙門等一幹朝廷派下來的官員吏目,同樣是發自心底的喜悅,韃虜和明軍的戰鬥,不管從什麽意義來說,這都是國戰,國戰若勝,家在國存,國戰若敗,國破家亡。

濟南城中開始出現鞭炮的聲音,歡呼聲就連城外都能聽得到,用一句頗為俗氣的話說,這已經成了歡樂的海洋。

帶著鐵面具的“公孫先生”已經是走上了城頭,現在的孫傳庭已經是恢復了身體,高大健壯,帶著鐵面更增添威勢,在那裏歡呼的諸人卻都知道公孫先生在膠州營中的地位,都是敬畏的給他閃開了一條道路。

“公孫先生,下面的三個人都是老營馬隊的,剛才找到城內的軍屬上來辨認,確認無誤!”

老營馬隊、軍屬確認,這兩個短語差不多就是可以確定下面的人不會假傳軍情,不會是敵人的細作。

孫傳庭的身邊已經是讓開了一圈的空地,一名軍官模樣的人正從一名軍屬老者的手中拿過千裏鏡。聽到這個確定的消息之後,孫傳庭擡頭向天,出了一口長氣,然後低頭沉聲的說道:

“先把給養什麽的給他們放下去,城外有空著的客棧,讓這幾個騎兵在那裏歇息,同時全城戒備,若是明日也無事,那就開城放他們入城。”

這是完全之策,畢竟是突然間三名騎兵突然來報信說是大捷,盡管可信度極高,但也要做萬一的防備。

吩咐完之後,孫傳庭左右張望了下,又是開口說道:

“去和內府的羅管家說一聲,夫人們都是千金之體,城上這麽寒冷嘈雜,不要驚擾到她們,還是盡快勸夫人們下城吧!”

在孫傳庭身邊的幾名軍士都是恭敬的躬身領命,李孟在臨走的時候給了孫傳庭很高的地位和權限,這段時間的行事也足以征明這孫傳庭是值得這個地位和權限,此時就連山東布政使這等高官也不顧體面,在城頭大勝的歡呼雀躍。

鐵面具的遮蔽下,根本看不到什麽表情的變化,四顧之後,孫傳庭大步的走下城頭,他大步走的很快,跟在他身後的幾名護衛都是被甩開了幾步,下了城到了乘馬所在,孫傳庭翻身上馬,剛要抖動韁繩,卻在馬上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

“沒想到,沒想到,這天下……”

喃喃幾句,終究是沒有繼續說下去,反倒是喝了一聲,縱馬前行,回將軍幕府去了,孫傳庭或許想的很多,冷靜下來的山東布政使司衙門諸位還有濟南知府的各位官員想必也要想得很多。

但整個濟南城市的軍民都是欣喜若狂,每個人的心中都突然間變得特別輕松,這種感覺說不太清楚,前段時間,盡管膠州老營的軍屬和軍戶都是對李孟和他率領的膠州營部隊有充足的信心,可每日裏想著大軍的消息,心中總是沉甸甸的,這其實並不是對膠州營的信心如何,而是被韃子兵馬的積威所恐嚇。

總覺得面對這樣一支威名赫赫的部隊,膠州營缺少了一種底氣,眼下既然說是完勝,這心中的陰影也是一掃而空。

孫傳庭所做的完全準備並沒有派上用場,因為城外的那三名士兵所帶來的消息,的確是真實的。

濟南城中從接到捷報的下午到幾名士兵進城的時候,狂歡已經開始了……

在內宅府中自然不必說,小公子李宏有些不明白的發現,一向對自己嚴加管教的母親和各位姨娘,居然不管他了,想要怎麽瘋就怎麽瘋,想要什麽,強作歡笑都已經幾天的家人都會滿足他。

連一向是注重養生的老太監劉福來都破例的讓廚房給他做了幾個小菜,並且戒酒很長時間的他,也是小酌了幾杯。

劉福來在皇宮大內,原來沒有顯達的時候,也總是聽人說關外又是失去某地,又有某大臣某大將折損在韃虜的手中,那些司禮監和禦馬監的大太監,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是陰沉著臉,幾天見不到笑容。

等到他自己做到這個位置上,這關外的韃虜同樣是個無解的難題,身在高位,自然看得比其他人更遠些,午夜夢回,劉福來偶然也會被驚醒,想到一個不願意去想的問題,當年宋亡於金,大明會不會亡於後金,說不準啊!

這種憂慮,始終繚繞在每個大明高層稍微清醒些的人心頭,即便是劉福來去南京做鎮守太監,這種的憂慮始終是存在。

老太監來到山東之後,看著李孟的事業蒸蒸日上,但對於關外韃虜的擔心,卻愈發的真切起來,北直隸和山東緊鄰,而且雙方接壤的地方,完全沒有什麽地理上的阻礙,韃虜騎兵要是南下,真是一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