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〇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6/6頁)

圖裏琛從草原上的肅殺到此時的輕松,一時間有些轉換不過來,阿巴泰又是在哪裏繼續說道:

“老夫這多年都是在馬上,行軍布陣也是明白,一路上這麽走,就是為了引他明國的兵馬來攻,皇帝在臨走的時候跟我交待過,說是那些投降的漢人整天上奏要直接滅掉明國,可明國這麽大,哪能是一次就能拿下來的,得讓他們裏面爛透了,咱們再一次次的過來割肉放血,到最後就簡單了。本來的打算是,他明國的軍隊若是想來打這個破綻,咱們就回頭吃掉他!!”

原來是誘敵的行為,圖裏琛聽的很興奮,連連的點頭,阿巴泰見說動了這位貝勒,也是有些輕松,此時懊惱的雙手拍了下,又是繼續說道:

“看來這北直隸一帶真的是沒什麽能打的兵馬了,咱們打下天津和河間府之後,去南邊碰碰運氣,貝勒爺,大明北直隸再往南,還有好多好地方呢,這次去看看,咱們好好拿點東西,到時候保您帶著大批的人口金銀回去,還有許多想不到的妙處那!!”

真實的前四次征明並沒有阿巴泰說的那般順利,還是有些抵抗的,也有總督、巡撫一級的高官慨然赴死,也有盧象升這等名震天下的人物主動的迎戰,只是這些抵抗太少了,而且給韃虜的大軍的確僅僅是造成了一點點麻煩,不能影響大勢。

正是一次次入關作戰的大勝,才讓滿清韃虜越來越信心,對大明的作戰越來越有底氣,這才有阿巴泰方才那番輕松的談論。

當然,有些話還是不能說的,比如說第四次曾經在山東境內吃了個小虧,損失了近千人,盡管是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都有些,可這在滿洲高層內部還是有些震動,如果皇太極不是為了維持士氣民心,恐怕早就是借這個由頭來找多爾袞的麻煩了。

這一直是在皇太極心中的心病,可派人在山東打探,一向是無往而不利的用間之策,沒有什麽可信的回饋,很多消息即便是光聽就能聽出來,是那些探子胡編亂造的,所以這次皇太極特意的囑咐,一定要盡可能的向南,若是還有明軍或者是民團鄉勇什麽的,一定要傾盡全力打垮,盡可能的消滅明國的有生力量。

在皇太極的心中,在這個阿巴泰的心中,八旗兵馬的失敗是因為輕敵,或者是以一支小隊遇見了大明絕對優勢的兵馬,這次實際上已經是小心謹慎,而且大軍前來,在皇太極以及滿清親貴的估計之中,沒有他們打不垮的漢人兵馬。

這次肯定不會出什麽差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