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3/4頁)

“我們百姓開船在海上不顧性命,賺點辛苦錢,就擔上這麽大的罪過,朝廷的大官派人韃子那邊求和,你們又……”

屋子裏面猛然安靜了下來,這鄭三也是下意識的閉上了嘴,黃平幾人面面相覷,都是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抑制不住的興奮,自家大帥需要什麽情報,他們下面的人大概有個思路,面前這個船頭說的話應該就是自家大帥最喜歡的那種情報。

事情和鄭家無關,精神又是大起大落,而且反正是說出口了,這鄭三對這個問題卻沒有什麽避諱,他可能也不覺得這些話會如何。

大明和滿清互相的情報搜集是極為不對等的,韃子在北中國有各種打探消息的人,而大明對滿清韃虜那邊有什麽情況是完全模糊的。

兵部尚書陳新甲派使者去關外聯系議和的事情,關內隱瞞的密不透風,在關外滿清的地界卻已經是沸沸揚揚。

按照崇禎皇帝的授意,和談的尺度實際上非常的大,大明歷史上沒有和域外蠻族和談經歷,這次出關談判的密使馬紹愉完全是按照,當年宋遼、宋金、宋元的路子來談,什麽歲幣,什麽稱臣之類的。

馬紹愉出現在滿清官方的時候,給人的感覺當真是瞠目結舌,讓滿清上下震驚異常,不管在軍事上取得什麽大勝,滿人對漢人始終是有一種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已經是延續了許多年,從文化上,從國家上,從各種方面來說都是如此。

那範文程、寧完我不過是個秀才童生出身的卑瑣文人,卻在滿清有那樣的高位官職,努爾哈赤晚年對漢人的屠殺,都是和這種自卑感有關,這也是滿清的勛貴高官們,乍得富貴,便模仿漢人衣冠,喜歡大明的各種奢靡享受。

山西的商人,還有包括鄭家在內的南方商人,去和滿洲貴酋做這樣的生意,也就是這個原因。

滿清目前對大明有這樣的軍事優勢,卻遲遲不發動總攻,而只是一次次的入關騷擾搶掠,此時的大明已經快被流民大軍們摧毀根基,如此虛弱的大明帝國,正在巔峰的滿清卻沒有什麽大動作。

差不多都是和那種仰望的視角,自卑的心態有關……

可突然間,被自己仰望多年的大明帝國,突然間派出了和談的密使,而且是這樣的低姿態。

所有知道這一切的滿人在這一刻,突然間信心滿滿,大明帝國那看似龐大的形象在他們心中轟然崩塌,這件事情的意義甚至還要超過了松山那一戰,原來對方是這樣的不堪一擊,完全是個紙老虎。

盡管和談的密使馬紹愉一再要求對方保密,可消息還是被有意無意的傳了出來,從親王貝勒,到下面的甲丁、包衣,人人知道了大明來求和稱臣納貢的消息,人人振奮,直接是把這件事情當做笑談。

稱臣納貢,這算什麽,大明做出這樣的低姿態,反倒是讓滿清更看清楚了大明虛弱的內在,金銀億萬,子女牲畜,到時候依仗弓馬沖入關內,自去取之就是,你稱臣納貢這點錢又算得了什麽。

滿清勛貴們本就是沒有打算認真來談,要不然消息也不回傳揚的那麽快,這鄭家的船隊去金州卸貨的時候,和岸上的人閑談聊起,不管怎麽說,這鄭家和那些南邊來的商人也都是漢人,碼頭上的那些滿人從前還有幾分客氣,此時卻是志氣昂昂,閑談的時候把這些水手船家好一頓奚落。

鄭家這些水手和主事的人,民族國家的觀念本就淡薄,反倒是想,咱們做生意算什麽,那朝廷都來和談了,心中本就是若有若無的那些內疚更是煙消雲散。

另外一提,被緊閉起來的薊遼總督洪承疇也是知道了這消息,滿清一直是沒有放棄對他的招降,這個消息對起到什麽作用還真是令人玩味。

何人指使,何人來和談,和談的內容如何,這些東西都是都被滿清的有心人散布整個關外,務求真實可信,或許這也是滿清的心理建設。

只是可憐這出關求和的使者,受盡了韃子的愚弄和嘲笑,卻只能是無奈的在那裏和談,成為別人眼中的傻子,天下人眼中的恥辱和笑柄。

鄭三一個粗人,跟那岸上的人閑談聊過也就聊過,並沒有記得太清楚,但他知道的這些消息,已經是足夠多了。

比如說他模糊的記得,那個派人來和談的朝中大佬姓陳,還有姓馬的某位文官,有這些姓名就已經是足夠。

黃平幾個人記錄的時候,倒是足夠冷靜,腦海中迅速的運轉,和自己掌握的那些朝廷信息迅速的結合對照,他們是山東的屬下,不知不覺間,和這個大明已經是有了疏離感,隱隱的還有些幸災樂禍和瞧不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