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〇章 濟寧的悠閑時光(第3/4頁)

結果朝野大嘩,說是李孟為地方軍將,卻對朝廷之事心知肚明,沒準就是有人給通風報信,這通風報信的人自然立場親近山東。

實際上這爭論是一場完全的鬧劇,到最後安靜下來,是京師的清議到了如火如荼的關口,按照常規,崇禎皇帝很少能頂住這等壓力,往往就要下個申斥的旨意之類的。誰想到一直是在京師外面的軍營中京營提督太監劉元斌,聽到這個消息急忙忙的趕到了諸位大臣退朝後議事的所在。

“京畿之地,眼下只有咱家領著的兩萬兵可戰,可這兩萬兵在他山東兵馬面前,壓根一錢不值,擡不上場面,各位大人莫要在這裏說的痛快,真要是惹出了什麽麻煩,咱家可護不住這京城。”

這話說出來,滿屋子的重臣要角都是安靜下來,大家在明裏叫罵萬端,動不動的就是個閹黨的帽子扣過去,但在這個場合打交道,大家卻都是客客氣氣,說的話卻都是實在話,劉元斌提督城外京營,手中兩萬多楚軍,是京城外最有戰鬥力的兵馬,大發些稱呼,叫他京師屏藩也不為過。

這劉元斌都是這般說話,把事情挑明了,大家心中終於是有數,文貴武賤的規矩,恐怕現在並不好用了,現在的情勢是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理。

要知道,山東總兵李孟的所作所為都是在規矩下做,這樣就給朝中的諸位大臣一個誤會,認為憑著講道理在規矩內玩弄手段就可以讓對方服軟,這時候才發現,對方的行事完全是在巨大的實力的支撐下,在巨大的實力後面,哪還有阻擋的可能。

等待著朱仙鎮一戰的結果的這段時間,是李孟自領兵以來最無聊的一段日子,目前趙能統率的登州軍也已經開始調動,本來對外的名義是補防青州軍離去的空間,不過現在卻集中在濟南府和青州府的邊境上,濟南大營的兵馬,則是開始朝中北直隸和山東的邊境運動。

各處的武裝鹽丁還有屯田田莊的護莊隊,都是做好了隨時跟進的準備,總的來說,在各處的山東兵馬都是做好了準備。

就等著李孟這邊的消息了,不過李、羅聯軍那邊在調整,南直隸的張獻忠和革左五營也是在收縮調整。

按照事先的安排,山東兵馬若是要動,也要在這些軍隊發動之後,才跟著動,可現在各處都是調整,李孟這個居中調度的人也是閑下來了。

膠州營已經是個可以精密運轉的機器,只要是命令下達,人和集體都會按照平日裏的規程,運轉和動員起來,反倒是不用李孟去操心些什麽,他要做的,只需要每日裏詢問下進度。

此時在他身邊的高級官員有兩人,一是親衛大將王海,另一人是山東鹽幫的首腦黃平,目前在河南打探消息的是山東鹽幫的副手江顯綽。

這段日子實在是太過休閑了,查看張江統領的兗州軍,不管是校閱,還是臨時的抽查,發現兗州都司張江都是做的一絲不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膠州營對外的征戰是輪換制度,在外面立戰功的機會很少。

軍將們要想在這個體系裏面有所升遷,就只有猛抓訓練,山東這個體系斂財可以說是大明效率最高,撈的最狠的地方。

但這些錢財卻很少用在李孟的私人享受和家人的供養上,全部都是用在軍隊和民政的建設之中,財政上一直是頗為的緊張,直到這漕運厘金的章程出來之後,才稍微寬裕了下來。

這麽多錢花了下去,士兵們吃飽喝足還有十成的軍餉,李孟自然希望錢都是花在了實在的地方。

一向是對訓練抓的很嚴,每到一地,如果有時間,第一件事就是看這部隊的訓練,已經有人因為訓練上松懈,被從千總的職位上降職到普通一兵,這名千總的上司也被扣罰軍餉,下文申斥。

在李孟這個體系裏面,這些軍將差不多都已經是做到了極致,再往上一步,就只能是按照李孟的大計繼續走下去了。

所以李孟要求的,要求七分,下面做到十分。

在濟寧如此悠閑的呆著,靜靜的旁觀著天下大勢的運轉,每日裏或者是巡視軍營,或者是和孫傳庭等高士閑談。

至於吃住享受,有厘金局督辦孔三德和在濟寧州的各個商戶那是費勁了心思逢迎,舒服的很。李孟甚至都琢磨著把自己在濟南府的幾名家眷接到這邊來,發覺自己有這個想法之後,也是悚然而驚,心想自己是不是閑的過分了。

發覺自己閑下來的那天,下午就來了信使,這次除了來自河南那邊的人之外,還有一撥人來自膠州。

河南那邊,李、羅聯軍的探馬和官兵的哨探已經是開始接戰,但雙方距離大戰還有些時間,袁宗第和田見秀率領五萬兵卻突然的向著東南的方向而去,不知道是不是要從側翼來攻擊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