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勝後事 太糊塗(第6/6頁)

“才八百兩!?”

這欽差到一地,一般是本地地位最高官員迎接,巡撫顏繼祖自然是當仁不讓,領著莫太監進入官署接待,賓主落座之後,總要閑聊幾句。

這莫太監雖說是京師來的人,可也是知道自己的地位和本份,不敢拿大,客客氣氣的和顏繼祖交談。

聖旨的內容反正也要當著山東文武百官宣布,提前說說也不是什麽大事,說起來這聖旨的內容,也就是據實相告。

“山東總兵李孟因擊退流賊,斬首兩千余,有大功,加將軍銜,掛鎮東將軍印,參將陳六,都司張江各有封賞,山東總兵李孟麾下兵馬勤勉敢戰,奮勇向前,皇帝開恩,賞銀八百兩……”

李孟麾下兵馬近十萬,很多是私下擴充,這也是朝廷允許,要不然拿什麽去平賊剿匪,但朝廷發軍餉,卻只是按照一個固定的數目給錢,比如說山東兵馬現在定額一萬人,你就算是有百萬大軍,朝廷還是按照這一萬人發餉。

當然,山東兵馬已經是多年沒見到朝廷發下的軍餉了,別處還七扣八扣,這邊幹脆是一文不發。

反正山東兵馬也不缺朝廷這些軍餉,他們自己活的很是滋潤。

好吧,在朝廷和兵部的档案中,李孟手下的兵馬有一萬五千人,皇帝按照這個數目發賞,才給了八百兩,平攤到每個人手中,還不到一百文,朝廷內庫的銀子成色又是出名的不好。

這一萬五千名兵馬手中,估計真正發到手裏的還不過是五十文,而且傻子都知道靠這一萬五千兵馬也不可能對抗流民的五十萬大軍,總歸有個三五萬人,這些人朝廷就裝聾作啞的當他們不存在。

但每個人給這點錢實在是太少了點,不過顏繼祖僅僅是驚訝了一聲,卻也恍然,河南剛開始那兩年大災,南陽府人相食,淒慘之極,那個後來出兵勤王反被削奪了王位的前唐王上疏請天子賑濟。

崇禎皇帝果然是憂心子民,下詔撥款糾集,南陽府十幾個州縣,朝廷撥銀三千兩,這三千兩,發到南陽府的時候只剩下了兩千四百兩,常例規矩扣掉了。

顏繼祖表面上平靜,心中卻是哭笑不得,遼餉、練餉幾百萬,上千萬兩銀子這麽征收,交給薊鎮和遼鎮的軍將們,然後一步步的被韃子打退,派出一支兵馬就被韃子滅掉一支兵馬。

最後什麽結果,就是現在的松山大敗……

這筆銀子,不用來籠絡山東兵馬,施以恩義金銀接納,全部用在那些廢物身上,能有什麽用處。

“巡撫大人,咱家這次來,除卻山東李將軍和他的部將,還有個人要提升的,監軍陳敏,做事勤謹認真,這次也立有大功,聖上的恩典,擢升他為山東鎮守中官,天下間的鎮守內官差不多都召回京師,陳公公卻是特例啊!”

這真……真是糊塗啊,顏繼祖在那裏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