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記憶的歷史印證(第2/2頁)

在九月中旬,去往京師送信的那名信使終於是回到了膠州城,來回路上竟然是耽擱了半年左右的時間。

這名信使是李孟的親兵,自從和王海去過京師運送銀子之後,也算是熟悉了路程,李孟也就不願意再用吳同知的信使了。

結果這名親兵信使的遭遇也頗為的有趣,去往京師之後,卻發現劉太監的宅子已經是空了,這名信使對京師也並不熟悉,也不可能去那些衙門裏面打聽秉筆太監劉福來到底是搬到何處去了。

劉太監的宅子所在的地方是京師富人居住的地帶,少有做官的人,信使在附近打聽了下,唯一得到的消息就是劉太監出京了,去往哪裏,卻都是語焉不詳。

既然問不到什麽消息,信使就準備回去,誰想到韃子這時候進入京畿,京師全城戒嚴,閑雜人等不得出城,一下子就被困在了裏面。接下來的日子,形勢自然是越來越差,出城更是不要想。

到了後來,全城抽調民壯修繕城池工事,住在客棧裏面的這位信使,雖然說路引手續都是齊全,可也逃不過這次抽調。累死累活的在京師忙碌了幾個月,一直到韃子帶著擄掠的戰利品離開京畿,這才是得以回來。

現在李孟系統有個頗有意思的規矩,就是凡有外界的消息過來,在李孟所在的正廳稟報,這都是正常的規矩。

不過和從前有些不同的是,李孟的身後放一架屏風,木雲瑤坐在屏風之後,一同聽取外面的稟報和消息,這些消息對於女孩來說或者是她來分析,或者是對於她來說是個了解外面的渠道。

李孟這邊的事情也在外面傳揚開來,有些口滑的叫做“垂簾聽政”……

這次的信使回來也是如此,在京師呆了那麽久,總是有許多要問的問題,聽到劉福來不知道何處去的消息,過後,木雲瑤私下問李孟道:

“會不會是卷了銀子跑掉!?”

這個問題讓李孟禁不住笑了出來,木雲瑤雖然有家庭和教育的熏陶,對政治這方面先天比別人要敏感和深刻許多,但畢竟是個年紀不大的女孩子,有些事還是看不明白,他笑著說道:

“若是劉太監跟我要五萬兩白銀,你說我該處置?”

木雲瑤琢磨了下,回答道:

“京師之中有這般奧援乃是重中之重,自然要籌措給他。”

“正是如此,反正都要給他,劉公公怎麽會跑掉,要不然何必在信上提那個借字。”

聽到李孟這麽說,女孩卻是若有所思……

大明的行政系統還是完備異常,東虜女真才出冷口,中斷了一段時間的邸報、塘報和文告,以及各種手續文書又是朝著各處分發出去,不過即便是多羅郡王阿濟格領兵在北直隸橫沖直撞的時候,還是有命令,旨意和奏折來往四方,但是某些次要的東西就被放棄了而已。

女真韃子入關,天下震動,不過這件事情余波還未平息,卻又有一件大事發生,闖王高迎祥的大營在西安府附近被陜西巡撫孫傳庭的部隊截住,雙方大戰四天四夜之後,官兵用火攻,大敗闖王軍,活捉了高迎祥。

高迎祥是何等人,是天下亂民反賊的共主,被目視為陜西亂軍的代表人物,盧象升就在自己的奏折裏面說過“陜賊闖王者,誰能當之。”李孟和那些江湖草莽之輩多有交道,在這些人的眼中,將來這高迎祥沒準是要作龍庭當皇帝的。

誰想到這樣一個人物,居然被官軍打敗,並且捉到京師去千刀萬剮了,看來這些反賊氣數已經是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