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蘇聯的存與亡都是我們的營養

這個垮台的蘇聯,留給後人的經驗教訓有三條——

工業體系必須完整,同時要注意,體系再完整的工業國,如果沒有自力更生搞工業升級的能力,也就喪失了在工業時代的戰略主動權,沒法長久地保證大國的地位;

再強大的國家,再完美的發展戰略,也必須保有調整戰略方向的能力和意願,否則遇到國際局勢變動,光榮的歷史會立刻從資產變成沉重的包袱,甚至會壓垮整個國家;

在戰略對抗中,要掌握比對手更多的工業化人口,要向盟友輸出工業化社會,否則早晚有一天會比對手先遇到工業升級的人口障礙。

幾十年前有句口號:“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一聽這口號就知道當年中國對蘇聯的學習有多徹底。就像20世紀80年代考托福是第一熱門那樣,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的第一外語一直是俄語。即便在留蘇學生和蘇聯專家各自回國之後,中國中學生依然要學俄語,好理解堆積如山的俄文資料,促進中國工業進一步升級。

近100年試圖挑戰美國的國家頗為不少,從20世紀初垂死掙紮的英國算起,德國、日本、蘇聯、伊拉克、伊朗……總之當霸主就免不了被別人挑戰,能擺平所有挑戰者才能繼續當霸主。在這一系列的名單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蘇聯。蘇聯20世紀50年代在航天競賽中搶得先機,20世紀70年代逼得美國戰略後撤……和美國平起平坐五十年。雖然最後蘇聯輸掉了冷戰,但無可否認蘇聯是最接近於成功的挑戰者。就像“1+1”的哥德巴赫猜想證實之前,陳景潤要用“1+2”逼近一樣,中國要挑戰美國,也不妨參考一下蘇聯的經驗。

為何蘇聯模式能指導中國幾十年

蘇聯是中國工業社會的母體。整個20世紀50年代,蘇聯給了中國2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除了4億美元的武器用來打朝鮮戰爭、防備美國外,還有十幾億美元的物資、技術和服務用來幫助新中國建立工業體系。從數額上看,這筆援助不算大,是蘇聯對印度援助的1/3,比蘇聯給波蘭的援助還少,只比50年代美國給台灣1000萬人口的援助略多,何況其中大部分還是要還的貸款。

但從內容來說,蘇聯人算在20億美元裏的全是幹貨,是156個工廠的硬件,如果像美國人那樣把專利費、技術轉讓費、技術培訓費都算錢,十個工廠都買不到。當然這只是個小便宜,大便宜是蘇聯手把手教中國建立了獨立工業體系,從怎麽生產塑料紐扣到國家計委怎麽編制、執行“五年計劃”。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主動技術轉讓,歷史意義也獨一無二。

“二戰”之後,世界上大國實現工業化的,只有中國一個。和頂著“新興工業國”頭銜的小龍、小虎以及其他“金磚國家”比,只有中國是真正的工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而這一切都起步於俗稱“156個蘇聯援助項目”的這次技術轉讓。

頭兩個“五年計劃”蘇聯援助的156項工程,到今天也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我記事的時候,我還記得一個長輩自豪地發言:“我們企業是50年代蘇聯援建的,人才多得很,跑出個老鼠來都比你們地方企業的貓大”。話糙理不糙,他其實描述的是大企業員工調到地方後紛紛升任行政、技術骨幹的事實。

在中國工業化的過程中,工業人才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也不能全指望學校培養,必須在早期的大型工業企業中鍛煉出來,而這些企業本身又是蘇聯援建的成果。中國的工業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蘇聯援助的人才這個“本錢”實在大到難以估量。

為此,中國不惜血本地優待蘇聯專家——租來的人才“本錢”。20世紀50年代,中國為每個蘇聯專家每月支付幾千盧布,折合小米一萬多斤。而當時中央政府副主席的辦公開支不過是每月3400斤小米,不到蘇聯專家的1/4。引進蘇聯專家之初,負責接待的機關曾對開支有所抱怨,但是考慮到蘇聯專家的重大作用,周總理一錘定音:“不必再爭,即照蘇聯政府所提條件辦理。”

在基層,極端缺乏工業人才的單位也盡其所能地優待蘇聯專家。我去過的一家國企,當年蘇聯專家的住宅被改為招待所,現在看起來老舊不堪,但聽當地的人介紹,這個招待所曾經在近30年的時間裏,是全縣唯一有自來水和下水道的住宅——原話是:“打水撒尿都不用出屋的房子”。從這些細節來看,說當年的蘇聯專家在中國享有帝王級的待遇都不算誇張,畢竟到溥儀被轟走,紫禁城裏也沒通自來水。待遇高不僅僅說明中國人好客,更代表了中國人對蘇聯工業文明的無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