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從黑暗走向黎明劉知遠 劉承祐 郭威(第5/15頁)

這一幕在 681年後再次上演,“大漢奸”袁崇煥被淩遲處死,老百姓都搶袁崇煥的肉吃,對漢奸的痛恨何其之深。只可惜了袁督師,國家棟梁就這樣被自己傾心愛護的老百姓一口一口的生吃掉,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悲哀的事情。相比之下,杜重威是算便宜的,因為在五代時就已經有了淩遲,賞他一碗刀頭面,也算是給足了面子。

劉承祐繼位之後,援照舊例,大封文武百官。雖然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劉承祐剛當上皇帝,還沒有自己的政治勢力,自然不宜在那些老臣頭上動土。而且這幫人都是老油精子,把他們惹毛了,再“強迫”某個誰出山當老大,劉承祐是應付不過來的。

在劉知遠留下的這幹子舊臣中,“內部總理”楊邠、“首都衛戍司令”史弘肇、“國防部長”郭威、“財政部長”王章是其中的核心骨幹力量,劉承祐雖然是皇帝,但年少不懂事,軍國重事由這四位負責。而那位“德高望重”的太師馮道,則只是被當成了後漢王朝的裝飾品,一只美麗的花瓶,馮道也懶的去摻和政事。這年頭太亂了,在家養鳥多好,行將就木的老朽了,也沒興趣去管那些破事。

楊邠和史弘肇是劉知遠的貼身死黨,對劉家的忠誠是沒得說,但這二位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貪財。以他們現在的身份,只要起了貪念,就必然會幹出權錢交易的勾當來。曾經投降契丹的原鳳翔節度使侯益因和取代他的王景崇關系不好,便拿出重金賄賂楊史二位,請他們在皇帝面前給王景崇潑點糞,最好能幹掉他。王景崇在京中有耳目,自然知道了這件事,氣的當初在交接的時候沒殺到侯益。

五代雖然存在時間不長,只有區區五十三年,但其混亂程度可以說“駭人聽聞”。由於中央權威的喪失,地方上的軍閥雖然對中央政府還保持名義上的從屬關系,但真正能聽話的根本沒幾個。正如宋代軍事評論家何去非所說:“夫以功就天下者,常有強臣;以力致天下者,常有驕兵。”,藩鎮上有強臣,下有驕兵,一旦覺得形勢有利,就會扯旗造反,謀取更大的利益。

當劉承祐還沒有皇帝寶座上坐熱的時候,就接到了前線的急報:護國節度使李守貞自稱秦王,反於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並已經攻陷潼關。後漢的陜州兵馬都監王玉在潼關打敗李守貞,奪回潼關不久,又傳來永興(就是現在的陜西西安)牙將趙思綰在取得了長安城中的控制權後也反了,並接受李守貞的“偽職”。

趙思綰這個人很普通,當時象他這樣級別的人物成千上萬,但他有一個特別的辟好,是一般人所不敢去嘗試的。就是趙思綰喜歡生吃人肝,說:“吃了人的肝,能益壽延年。”甚至當他把肝吃完後,被取出肝的這個可憐人還沒有斷氣(殘忍至極!)。朝廷派出鎮寧節度使郭從義討伐這個畜牲,保義節度使白從珂去討伐李守貞。

到了六月,鳳翔巡檢使王景崇因為不願意接受朝廷的調令改任邠州(今陜西彬縣),同時向“秦王”李守貞和後蜀皇帝孟昶稱臣,和朝廷公開對抗。

這三個叛鎮地界連在一起,自然抱成團兒,不然各自為戰,讓朝廷個個擊破,他們才沒這麽傻。朝廷方面接連接到藩鎮造反的消息,劉承祐年輕不懂軍事,自然有些害怕。但朝中主事的四大臣根本沒怵到這三個毛賊,人家都是大風大浪中歷練出來的,什麽場面沒見過?朝議決定由

郭威任西征軍主帥,全權負責西線戰事,“都督中外諸軍事”。

郭威當然願意去,不僅因為平定三鎮的叛亂本是自己的份事內,更主要因為他可以借這個機會在軍隊中擴大自己的勢力,亂世中軍權即政權,沒有軍權,職務再高也一切免談。出發之前,郭威特意跑到馮道太師的府中,請他給自己出些主意,畢竟人家是個“久經考驗”的老江湖,問問也好。馮道說的倒是和郭威想的差不多,:“李守貞出手很大方,丘八爺們都願意為他賣命。所以郭大人你也要學學李守貞,不能對當兵的小氣,不然他們就敢在陣前把你賣了。更何況公家的錢不花也沒人說你好,鐵公雞千萬做不得。清廉者眾人惡之,郭大人要記得老朽這句話。”郭威聽了很有道理,握住馮道的手說:“馮大爺,您真是位思想家!”

世界上什麽飯最好吃?公認最經典的答案就是:不花錢的飯最好吃。公家的錢,你不拿,自會有人拿,別人拿了還罵你腦子有水。花公款除了少數人心疼,沒人覺得可惜。當然該花錢的一定要花,錢就是用來花的,不然要錢何用?只是不該花的亂花,公家的錢是從天下掉下來的?還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指望道德的約束,在人性屬私的時代,根本不起作用。同樣一個水籠頭,公家的水讓他淌去,花你的錢了?要是自家的水籠頭淌著,不心疼死?亂世用重典,當然這個亂世也包括道德的亂世,人類歷史上幾乎就從來沒出現過什麽道德盛世。不要去講什麽大道理,辦法只有一個:亂花一塊錢的公款,扣你十塊錢的私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