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濟棠:嶺南撐起一片天(第5/5頁)

陳濟棠還安慰莫秀英:“余昔日歷險已多,均能履險如夷,此行決無危險,汝可安心。”並告訴她,為安全起見,這次出行暫改乳名“何養”,並決定先至雲鹹街華僑中學暫住數日,等待“停戰三天”時再行外逃。

而就在陳濟棠做出逃準備時,其妻莫秀英和長女陳佩馨、幼子陳得寧等所藏防空洞上的住宅,中炮起火,“幾乎全葬烈焰中”,令陳濟棠“驚慰交感”。

12月27日,香港完全淪陷後的第三天,陳濟棠為安全而遷居鄧瑞人之侄開設於中環的興發祥號。由於興發祥號條件簡陋,床鋪無墊褥,陳濟棠腰部受寒劇痛,連飲食也不能起來。陳濟棠雖然認識許多在港名醫,但為了保守秘密,他忍痛不醫。後林紹榮也得此病,經治痊愈,陳濟棠也用此方治療,疼痛終於停止。

此外,陳濟棠也做好“舍生存義”的思想準備,請林紹榮取來鴉片“錢余”,準備在必要時服食,以“成仁取義”;同時找來算命書和蔔卦龜殼,假裝星相算命術士,以掩人耳目。

但就在這個時候,又有舊友二人來訪,相勸隱匿香港,必要時可出面維持香港大局。來意明確,企圖借陳濟棠的名聲為日本維持對港統治,以與南京偽政權相呼應。陳濟棠對此二位不速之客明確表示:革命者只有走直線,不能走曲線。言畢,便向他們出示所藏鴉片,表明抗日之志不可奪的決心,使他們掃興而去。

陳濟棠因行蹤已經暴露,被迫再次轉移於一賣粥的小店租其鬥室暫避。身居港島的陳濟棠,急著過九龍入粵,但是,日本兵每日都在槍擊渡海出逃的人,使陳濟棠終於打消經九龍回內地的念頭。

1942年1月9日晚,林紹榮對陳濟棠說:“汝如能耐苦者,可由西環坐小船赴大澳,總較渡九龍被日人槍殺為佳。”

急於離港的陳濟棠,完全同意林紹榮所提逃出香港的新路線。10日,林紹榮親往西環偵察情況,果然不見有日軍守備,陳濟棠獲悉,高興萬分。次日淩晨四點半,即在林紹榮的陪同與保護下,踏上離港之路。

由住處至西環的15裏步行中,陳濟棠見到沿途都是持證購米者(當時日本人規定每日每人配給六兩四錢大米),接踵延綿達數裏,不時可見體弱者暈倒在路側,陳濟棠對此感嘆不已。

上午7時,陳濟棠抵達西環的碼頭,但出乎意料地見到兩名日本憲兵持槍在岸邊對上船的人搜身。於是,林紹榮在前,陳濟棠隨後,均未化裝,儼如主仆。日本憲兵先搜陳濟棠身,只見興發祥名片一張和鴉片一盒,別無他物,以為是黑社會中人物,揮手而去。

再搜林紹榮身時,拿走他20元港幣後,也放行了。如此順利過關,陳、林二人同樣出乎所料。

從日軍槍口下逃生的陳濟棠,急急與林紹榮走下小船離港。陳濟棠後來得知,他們走後的第二天,日軍即為搜捕他們所要捕獲的人,而禁止任何人員從各口岸外出,真是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