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朝戰風雲(中)(第2/3頁)

說到這裏,不僅是大殿裏的大臣,就連崔小芙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張煥雖然僅是指團練兵一塊,回避了世家和軍閥手中的軍隊,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並不是朝廷不想增加地方團練兵,而是負擔不起,安史之亂後大唐人口銳減,由近五千萬降到一千五百萬,雖然經過近二十年的休養生息,人口數慢慢上升到了二千二百萬,但自耕農的戶數卻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這其實就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土地兼並的嚴重,朝廷的財政收入更多的是依靠鹽稅、商稅等來維持,而不是租庸調的賦稅。

相對應的,就是地方官府的窘迫,土地上生產出來的財富都到了世家豪門的手上,所以七大世家能各自養兵數十萬、數萬,也就是這個原因。

地方官府無錢無糧,自然也無法募兵養兵,也就造成了團練兵數量的稀少,如果張煥能解決這個難題,倒也是一大本事。

張煥見眾人的興趣都被吸引過來,連裴俊也十分專注地聽他的講解,他不由微微一笑,輕捋長須繼續道:“臣在地方為官多年,深知流民的數量十分驚人,他們也渴望能夠安穩下來,所以如果能給他們一片土地,地方官府也無須負擔什麽糧餉,讓他們半兵半農,這樣,按最保守的估計,地方團練兵至少也能增加二十萬。”

這時,大殿已經一片沸騰之聲,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了,張煥所謂的改革其實就是恢復府兵制,只不過範圍稍小一點,說白了,也就是他隴右的軍戶田畝制。

贊成者有,反對者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連崔小芙也陷入沉思之中,她似乎覺得張煥的目的並不是那麽單純,改革兵制,這是何等大事,需要反復商議討論,將其利弊一一剖析清楚,才能擇機推出,但他卻在朝會上輕描淡寫說出,似乎幾句話便可以確定,是不是太輕率了一點?

就在眾人喧沸的討論聲中,只聽張煥高聲道:“兵部可以擇一地進行試驗,若切實可行,再向全國推廣。”

崔小芙忽然眼前一亮,她明白張煥的意思了,當即便向殿中監李秦川擺了擺手,李秦川立刻高聲道:“肅靜!朝堂之上,請保持肅靜!”

大殿上立刻安靜下來,裴俊一步站出來道:“太後,臣並不贊同張尚書所言,且不說各地流民人數只是泛泛而談,官府並無統計,就算這部分流民的人數就象張尚書說的一樣,人數眾多,那安置他們的土地呢?從哪裏來?地方官府手中雖然是有一點土地,但這些土地的收入是要保障地方官府能正常運轉,還有官員的職分田,還要養活現有的團練兵,如果都用來募兵,那地方官府也就無法生存了。”

崔小芙卻笑了笑道:“哀家倒贊成張尚書的後一個建議,找一處地方來做試驗看一看,不試試看,怎麽能知道行或不行呢?裴相國,你說是不是?”

裴俊見崔小芙一意堅持,他也知道崔小芙是另有目的,便不再反對,“臣聽從太後安排。”他行一禮便退了下去。

這時張煥又取出一本奏折,交給一名宦官道:“這是東海郡團練使王連江請求增加團練軍人數的奏折,臣考慮,就從東海郡著手。”

宦官將奏折交給崔小芙,她翻了翻,用哪裏為試驗地她並不關心,她關心地是誰來做這件事?

崔小芙將奏折一合便對張煥笑道:“此事哀家同意了,不過兵部元侍郎傷病在身,無法處理公務,現在兵部人手本來就不足,又增加了這档子事,哪裏還忙得過來,所以哀家想個折中的辦法,在兵部再設立一名左侍郎,專門負責兵制革新之事,尚書以為如何?”

朝堂之上霎時間悄然無聲,靜得連心跳的聲音都聽得見,不少人斜眼向張煥瞅去,他作繭自縛了,張煥卻微微一笑道:“不知太後打算推薦何人為兵部左侍郎?”

“濟陽郡王李懷曾任劍南節度府長史,略略知兵,哀家推薦他為兵部左侍郎,張尚書以為可行?”

張煥沉吟片刻便道:“臣並無異議。”

“那相國呢?”崔小芙的目光又向裴俊看去,此時,裴俊也明白了張煥的用意,他是看出今天朝會的安排,所以他讓步了,以兵部左侍郎換取朔方節度使,這個買賣對崔小芙是合算的,畢竟張煥的軍隊駐紮在朔方,就算段秀實得了朔方節度使這個名,他也未必能控制住朔方,而元載有傷,一兩個月之內不能上朝,李懷去一趟東海郡,只稍加部署,便可返回奪權,崔小芙豈會讓他一直真的呆在東海郡?

這一刻,裴俊忽然覺得自己對張煥做得有些過分了,他心中十分不安,這種不安不是因為張煥是他的女婿,而是長安的糧食要從隴右送來,一旦真把張煥惹怒,斷了糧食供應,他裴俊又去找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