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清宮碎夢:一幕畢又一幕起

居延城下雖然靜寂無聲,但半空卻激蕩著隱隱風雷,那是李肆開口前的萬人呼號,就兩個字:“北伐!”

居延此時已是北庭大都護府治地,羽林軍、龍騎軍和各族附從軍八萬官兵的大本營,大部分官兵依舊在北海和唐努烏梁海作戰,但輪休和傷病員匯聚起來也有上萬人。

當李肆來到居延,與大家會面時,官兵們向他們的皇帝道出了最熾熱的心聲:北伐!

滿清低頭,修約三十二條的消息已傳遍全國,官兵們都知道了,但滿清這姿態絲毫不能壓下他們心中的怒火。

這萬人赤潮裏,肩扛龍紋章的高級將領都出身於天王府時代,肩扛金星的郎官們出身於立國時代,扛著銀星銅星的基層軍官則是十年後成長起來的,而絕大部分士兵更是降生於英華之世。

高級將領們在湖廣、福建和雲貴戰敗過康熙,中層軍官們則在長江大決戰裏戰敗過雍正,基層軍官和士兵們復陜甘和青海,力敗漠南漠北蒙古,算是打垮了乾隆在西域的統治。

但這還不夠,滿清還踞中原和燕雲之地,統治著數千萬華夏同胞。北伐,復華夏故土,這是浸透到英華武人骨髓的目標,尤其是對聖武會出身的武人來說,這更是他們投身軍旅最崇高的使命,這二十多年步步走來,到眼下的聖道二十年,步履似乎太慢了。

北海和唐努烏梁海與羅刹人的戰鬥不過是小局面,官兵們對奪得最終的勝利毫不懷疑,他們需要更遠大的目標。

高級將領和老士官們叫得最響亮,他們這些天王府時代的老紅衣,武人生涯即將終結,若不能在有生之年親手締造華夏一統,這將是他們最大的遺憾。

李肆的回應有些古怪,但官兵們卻絕不會理解為是對這呼聲的不滿,所有人都屏息靜氣,傾聽他們的皇帝道出下文。

“靖康恥,猶未血,中流擊楫已千年……兒郎們!你們一腔熱血無處拋灑,我於心有愧!”

李肆掃視著腳下這片赤潮,面對自己親手締造出來的軍隊時,他才有暢所欲言的快意,轉回話鋒時,連“朕”這個自稱都覺得毫無必要了。

“我與你們不必虛言,也不必再多解釋為何還不復土,但我能保證,華夏終有一統!你們的每一滴血都會為此而流,你們的每一戰都會讓這一天來得更快!”

李肆沒有作明確承諾,但官兵們心中的沸火卻漸漸沉澱下來,一個天王府時代出身的老士官高聲喊道:“陛下的劍指向哪裏,我們就沖向哪裏!”

萬人高呼響應,漸漸匯聚為一句話:“我們就是陛下手中的劍——”

李肆展臂,長劍指向某處:“既如此,兒郎們,敵人就在那裏!在復中原之前,我們先犁庭掃穴,復了漢唐故地!”

劍尖所指正是西域,從西安趕來的吳崖,從北海前線回來的張漢皖兩位上將,從唐努烏梁海前線回來的方堂恒、王堂合,從江南來的何孟風,從湖廣來的貝銘基、謝定北、陳庭之,從朝鮮回來的韓再興等中將,人人臉上洋溢著喜氣。

在他們身後,龍高山、格桑頓珠、小策淩以及青海、漠北漠南蒙古等族的大群少將也都喜笑顏開,日本薩摩藩的高橋義廉也一身紅衣,肩扛雙龍紋章,混在少將堆裏,如置身雲間般幸福地微笑著。

讓將軍們興奮的是李肆剛剛定下的決心,戰爭,全面戰爭。

李肆翻攪起國中北伐聲潮,滿清雖以三十二條安撫了國人之心,英華軍心卻依舊沸騰不止,為此李肆就需要另找一個目標,不僅是安軍心,也是預熱英華的戰爭機器。

羅刹人不是合適的敵手,至少現在不是,唐努烏梁海和北海的戰鬥受限於補給,規模都不大,羅刹人還沒有定下決心,投入主力跟賽裏斯人全面爭奪西伯利亞。而西洋之戰的主力是海軍,海軍勝則全局勝,無法推動陸軍充分預熱。

環顧英華陸境,也就只有西域,只有噶爾丹策零的準噶爾汗國。花費三到五年,以舉國之力滅掉準噶爾,之後再著手復中原,這也是早前所定“由西向東”國策的延續。

準噶爾終究是一個強大的汗國,人丁數百萬,能起至少十萬接近“現代化”的軍隊。三到五年就要滅準噶爾,似乎有些狂妄。但在李肆看來,跟準噶爾之間只是軍事對決,其他因素牽扯較少,三年稍急,五年又稍遲。

李肆此舉不是臨時起意,羅堂遠的軍情司已經為此準備了數年,除了已加入英華的小策淩部,準噶爾內部也安下了若幹棋子,從西安起始的補給線也延伸到了沙洲,政治和軍事兩面都有了相當基礎。

初看起來,噶爾丹策零似乎是遭了無妄之災,幾年前雙方還攜手共謀青海和蒙古,現在英華轉眼就翻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