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南洲記:徐福的新人生

踏上潔白而軟細的沙灘,徐福忽然升起罪惡感,腳下的沙子太像鹽了,七八年前在江南的時候,一家人怎麽也吃不起那白白的細鹽。

其實現在也吃不起……不然為什麽自己甘願離鄉背井,到這麽遠的南洲來呢?聽幾位老爺說,這處叫什麽珊瑚州的地方,在南洲都是偏遠之地。

這輩子怕都是再回不去了吧,徐福這麽想著,一股酸意猛然沖上面門。在他身後,正有不少人下了舢板,也都如他這般怔忪出神。

回頭將媳婦從舢板上接下,感受著手掌裏的溫熱血肉,看向也正淚意盈盈的婦人,酸意驟然消散了不少,徐福再想,只要能過上好日子,只要跟媳婦在一起,哪裏不都是家?

“莫亂跑,小心些,誰知道岸上會有什麽猛獸?”

李順下了舢板,招呼著頭一批上岸的人。珊瑚州可能有土人的事,只有他們這些公司高層知道,如果傳開這消息,怕沒有多少人願意到這裏來。

包括徐福夫婦在內的六十對農人夫妻,三十個傭兵,三十名勞工,外加找礦的鑲頭,建屋的泥瓦匠,防疫治病的郎中,管理物資的算手和字識,跟鐘上位等人同船抵達珊瑚州的民人有二百六十一人。但這些人是有差別的,只有徐福這六十對農人夫妻才是真正的珊瑚州居民,其他人都是雇工,幹幾年就要回國。

徐福這幫人都是江南、福建、廣東乃至湖廣等地的無產佃戶,尤以江南和湖廣居多,他們簽有海外移民契約,從現在開始,將置於珊瑚州殖民公司的管治之下。

以鐘上位的求利之心,這些人就是累贅,如果可以,他真心不想要。

可惜,這是殖民公司必須付出的成本,海外領地要成為殖民公司托管地,由此獲得領地工商權,免繳礦產稅,產物也免納關稅,僅僅只是支付特許費,那就得在當地有百名英華成年男子定居,同時至少設立鄉院。

這是英華推動海外殖民的基本國策,因應此策,還定有附帶法文,但凡國民移居海外,只要在國中沒有產業,都必須享有保障其生存的必要土地,以一個成年男子,也即是“一丁”為基礎標準。面積大小依據各地實際情況分別制定,南洲的定額是一頃,也即一百畝。

其實後一條不必國家規定,殖民公司自己都會當作招攬移民的基本條件。海外多的是土地,少的是人。

總結這一策,殖民公司想要自己包下一塊托管地營運生利,就得讓大概一百戶人自己養活自己。這其實對大多數殖民公司來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有一百戶農人,就能有基本的糧食保證,在其他事務上也能提供必要的人手。

但對鐘上位來說,他們是來開礦,不是來種田,糧食本就便宜,沒必要自己種。珊瑚州公司還沒一分利,就得背上養活一百戶人的負擔,著實虧本。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在珊瑚州養活了一百戶國人,然後雇傭外籍勞工甚至用奴工就再無顧忌,鐘上位也釋然了,這只是必要的代價。

徐福這六十對夫婦是來打前站的,之後會看情況再增添人手,或是收手。在商言商,如果珊瑚州沒有前途,鐘上位等人自不會把此地搞成托管地,由此背上包袱,東明州的靖海港就是前例。

“這裏氣候好像有些幹,怪不得總司們會運麥種來,種麥子、豆子,再加上番薯和苞米,養活自己一家兩口人沒問題。不,就算養活十口人都沒問題,百畝地啊……”

打量著這塊陌生土地上的草木,熟悉農事的徐福這麽想著。他們這些移民享受著百畝田地的福利,而承擔的義務只是上繳田物稅,殖民公司的田物稅很低,珊瑚州定的是實物的百分之一,幾乎就是象征性的。

等到此地確立為托管地之後,居民經營工商業也要給公司納稅,不過那時建起了鄉院,也能跟公司討價還價。只是這事還不為徐福這種不熟悉英華國體的人所知所感,在他看來,公司也就是一個衙門,他們是向這個衙門交皇糧而已。

鐘上位等人謀劃的未來,跟徐福等人謀劃的未來當然很不一致。尤其是當鑲頭照著地圖,找到了銅礦位置,勘查出這是一個富礦後,鐘上位眼睛都綠了。

大堡礁的瑰麗景色就像是上天的祝福,接下來的時日,鐘上位等人幸福地忙碌個不停。

既然前景已經確認,那就得開始紮紮實實打基礎。先是在合適的港灣處搭出浮動棧橋,充當臨時的碼頭,從大船上轉運物資上岸,再在碼頭附近尋找背風避潮的合適地點搭起臨時房屋。離海岸兩三裏就有小河溝,淡水也不必愁。

李順負責管理這些工程事務,在軍中帶過兵,這些事跟野外紮營也沒太大區別。同時他還負責安防,周圍環境以灌木和草原為主,點綴了稀疏的樹林,暫時沒什麽猛獸。《欽定南洲地理志》也說了,南洲沒什麽虎狼,多的是袋獸和樹熊,很多人在珍禽園裏也都見過,因此安防壓力也不大。唯一要警惕的,除了可能有的土人,就是草木中的蛇蠍,這自有隨行的郎中叮囑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