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

鐵礦不值錢,銅礦才是大頭,而此時英華對銅的需求,已從過去的錢幣器皿轉為機械、車船和槍炮,耗量猛增。跟煤比起來,銅礦收益更明顯,而早年本就是搞黑礦場的鐘上位又熟悉這一行,這也是他們選擇珊瑚州的一個關鍵原因。

珊瑚州的確有銅礦,如今的探險公司都具備基本的礦產勘探技術,在這事上造假只會影響探險公司的信譽。但到底有多少,開采工本是低還是高,探險公司就不負責解答了。王李鐘三人就趁在帝力中轉的機會,跟熊麻子這種常年跟探險公司打交道的地頭蛇打探更進一步的情報。

得了基本的消息,三人沒作過多停留,委托熊麻子采購蔬菜瓜果淡水等給養後,就直接奔碼頭而去,正如鐘上位所說,時間就是銀子……

回碼頭的路上,吆喝聲不斷。

“閉眼識陸,星圖滿腹,百年領航世家傳承,只要三十兩!”

“三年二副經驗,一月十塊龍幣,中意直接抓走!”

“控帆操舵樣樣懂,火槍大炮不稀松,不好酒肉只吃米,我是海上趙子龍!”

滿是洋腔怪調的華語,用詞卻頗為文雅,顯然都是應需而生。來往帝力的金主多是華商,用華人聽得懂而且覺得雅的廣告,自然效果更佳。

從這些一邊吆喝一邊伸手乞討工作的洋人中擠過,上了踏板,始終捏著的腰間錢袋沒被奪走,鐘上位松了口氣,回頭吐了口唾沫,心說也就膽大猴急的才敢用你們洋人。

他們這珊瑚州公司自然非一般華商可比,靠著殖民公司的名頭以及充裕的銀子,早在鷹揚港就募足了華人船員。

能包下殖民事務的公司絕非尋常勢力,這也不是光有銀子就能辦成的。殖民公司都必須向中書省申請特許狀,背後的法理是替皇帝,也就是替英華一國拓土墾殖,因此資歷、名望和地位就很重要。鐘上位等人也是抱著梁博儔的大腿,才能注冊殖民公司,單獨攬下珊瑚州殖民業務。

跟鐘上位等人情況類似的還有工商系的安家、沈家,以及海軍系的藍家、林家,鄭家,乃至軍界大佬蕭勝一系的施家等等。這倒不是說殖民事務都是家族生意,而只是以這些人為旗幟,殖民事務千頭萬緒,利益來往復雜,再非傳統家族所能獨立經營之業。

一般人更多從事探險、船運等行當,也就是為殖民公司打下手,承擔不起太高人工,只好招募當地海員,其中自然多是老外。不管是溝通成本,還是管理風險,都比自家華人高得多。

原本還有洋人鍥而不舍地追著鐘上位等人,可見幾人上了這艘足有千噸大小的海船,都知再無希望,只好悻悻而退。

這艘大海船是租來的,八年船齡,兩千料,最快時能跑十三四節。原本王之彥還想租國中新出的追風船,可鐘上位覺得價錢太肉痛沒同意,現在還真有些後悔。

珊瑚州公司也有自己的海船,但沒這麽大,畢竟這樣一艘大海船,一年能營運出十數萬兩銀子的生意,只給殖民公司運輸補給,太不經濟。經營船運又是另外一個領域,鐘上位等人都沒經驗,也無心參與。這次是因為要運輸先期物資人員,才不得不租大船。

在帝力補給完畢,從熊麻子那了解來的情況也證明仙洲公司給的資料不算太離譜,鐘上位等人一路東行,七天後就到了東明州的靖海港,這是蕭勝和施家合辦的東明州殖民公司所在地,三人決定在此多呆呆,學學人家的經驗。

靖海港實際就是李肆前世的莫爾茲比港,要到1873年才會由不列顛人發現和占據。可在這個時空,英華迎來大航海時代,這地方自然不可能逃過探險家的法眼。

土墻包裹著大片歪七豎八的木屋,墻外能見到千畝以上的田地,而墻內的“城池”中心,立著一座大號的高腳木屋,木屋前的旗杆頂端飄揚著火紅雙身團龍旗,這便是可憐巴巴的總督府。

三人面面相覷,眼前這番簡陋的景象很讓他們意外,施家經營東明州也有六七年了,為何這般衰落?

“苦啊,這裏草密樹高,河流縱橫,很難深入內陸。前幾年辛苦開出一片香料園,香料卻早已不怎麽值錢了,不管是洋人還是國中,都很難賣得出去。之後準備改種橡膠樹,可呂宋、扶南和勃泥一帶又都大起橡膠樹,司董們不願重蹈覆轍。”

“現在?現在只能靠港吃港了,朝更東更南面去的探險船每月能來兩三條,修船桅補船帆也能賺一些銀子。開出來的地都種了麻、稻米和果蔬,麻用來織帆布,稻米和果蔬就自己吃,順帶賣給靠港的船。現在港裏有兩百來戶,七八百人,談不上賺錢,也就湊合著能過。”

“以後?以後還得靠三位總司啊,珊瑚州能興旺起來,我們東明州也就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