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朝鮮風雲:棋局已開

漢城景福宮,朝鮮國王李昑呆坐在上首,堂上緋衣官員們正吵成一團。

“滿清已失正朔,宗廟之祭不能再用滿清年號!”

“大清使臣就在慕華館,貿改規制,我朝鮮就要大禍臨頭!”

“那不過是年羹堯的使者!滿清乾隆所遣使臣姿態極謙,只求我朝鮮不棄丙子之約,國書和燕行事一切照舊,其他一概不再過問!”

“那已是去年的事!年羹堯為大清寧遠大將軍,他若在滿清朝堂攬下朝鮮事,他的話就是大清的話!”

領議政和左右議政帶著司憲府、司諫院等數十位官員分作兩方,相爭不下。

爭什麽呢?爭今年的宗廟祭祀用什麽年號。

看起來是極小的一件事,卻關聯著一件決定朝鮮王國命運的大事,那就是現在朝鮮到底是不是可以跟滿清調整一下關系了。

去年《英清和平協定後》,滿清的地位就一落千丈,還要奉南面崛起的英華為叔國。到今年,南北態勢更見穩固,朝鮮自然動了更張關系的念頭。

可一樁現實還沉甸甸地壓著朝鮮王國,滿清還領有北面,兩國依舊接壤。當年滿清立國,只領有關外時,就已有滅朝鮮之力,現在要收拾朝鮮還是綽綽有余。甚至都用不到乾隆皇帝出聲,占據山東淮北的年羹堯,都有壓迫朝鮮的實力。

激進派沒考慮那麽多,就主張該是擺脫滿清藩屬國地位的時候了,保守派卻認為不能因小失大,徒招禍患。

宗廟祭文是不是繼續用大清年號,就成為兩派爭論的焦點。

後世被稱為李朝的朝鮮王國,在壬辰倭亂之後,對大明存著濃烈的感激之心,視為有再造之恩的父母。明末皇太極領十二萬大軍逼降朝鮮,是為丙子之役,自那之後,朝鮮就去了大明年號,改用大清年號。

但年號使用的地方相當多,外事國書、內政公文、典禮祭文、民人書記,這都要用上年號。朝鮮最初很抗拒大清年號,只在國書等範圍用,其他場合用幹支紀元。隨著滿清壓力的加大,不得不漸漸擴展到各個方面,宗廟文廟等祭典必須用大清年號,甚至宮中冊封一般命婦的竹冊,也要用大清年號。

今年是己酉年,宗廟祭典將近,激進派再無耐心,決定以此為突破口,推著朝鮮走上“獨立自主”之路。保守派則強調,乾隆皇帝的態度還是其次,年羹堯正愁找不到機會幹政朝鮮,這可是授人以柄。要知道,年羹堯坐擁數萬大軍,隨時都能跨海而來。

王座上的李昑幾度想要開口,卻沒能發出聲音。

他想說的是:“我們該奉大英為正朔,有大英當靠山,滿清算什麽,年羹堯算什麽……”

可他不敢說,六年前他即位時,年輕氣盛,說過一次,結果差點搞出“兩班之亂”,丟了王位。為了證明自己只是被小人蠱惑,還不得不清理了身邊的“親英派”。

朝鮮王國,也就是眼下的李朝,是靠李成桂篡奪王氏高麗王國而得的。扶立李成桂的武將勛貴以及持朱子理學治國的士子成為李朝的兩根砥柱,三百多年下來,都積下了深厚根基,被稱呼為“兩班”。

兩班分為勛舊派和士子派,黨爭不止,但沒有士子就無法治國,沒有士子也無法應付滿清,因此勛舊派漸漸士微。

英華搞了十六明王祭天退位,聖道皇帝以民約接下法統,這在一定程度上爭取到了朝鮮士子派的“同情”。當時英華雖然打敗康熙大軍,疆域還只有兩廣之地,朝鮮自然只能“同情”。

可沒想到,十年下來,風雲變幻,英華崛起,把朝鮮的宗主國打成了侄國,這讓一直袖手事外的朝鮮士子派頗為尷尬。

尷尬歸尷尬,朝鮮的士子派從未想過要跟英華主動接觸,更沒想過要奉英華為正朔。

原因很簡單,英華貶孔儒,興楊朱,幾如禽獸之國。

這僅僅只是面上的大義,朝鮮士子派不願搭上英華這條線的真正原因還在於利益。朝鮮一國的利益格局是誰主導?兩班主導,由此一國大利在誰手裏?兩班階級。以英華的國體來看,一旦朝鮮跟英華接軌,英華那套東西滲透進來,朝鮮的利益格局就要變化,兩班階級的特權和大利就要丟掉。

所以,朝鮮士子派絕不承認英華繼承了大明正朔。堂上爭得利害,卻只是爭論對滿清的態度,誰要討論對英華的關系,就成了兩派群起而攻的對象,即便是他們的大王。

糾結的是,朝鮮士子內心深處視滿清為夷狄,總想著要掙脫滿清的束縛。而這一點,光靠朝鮮自己是做不到的。

爭吵的雙方骨子裏都是“自立派”,就想著等滿清倒下後,朝鮮效仿大越國,自為中華。至於英華,勢力都在南方嘛,雖然跟日本結了盟,也該是沒那個本事躍馬鴨綠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