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新舊之間(第2/3頁)

噶爾丹策零無奈地道:“那你說……咱們該怎麽辦?”

大策淩嘆氣:“這還得看漢人想怎麽辦。”

疑問很快有了答案,羅堂遠來了,先通報了“征用”小策淩部的消息,噶爾丹策零無語,清楚這所謂的“征用”,就再沒還回來的時候了。

“噶斯綽爾一帶留給你們準噶爾,依我之見呢,最好留給大策淩……”

羅堂遠這話讓噶爾丹策零額頭鼓起青筋,接著再一句話讓他平靜了下來。

“青海只是牛刀小試,我們兩方應該看得更長遠一些,比如……烏蘇雅裏台。”

噶爾丹策零很利索地表示贊同,可目光深處卻已灌滿冰風。

“這位陛下真是雄心萬丈啊,再復漢唐?做夢!草原、大漠,遊牧的部族,離你們漢人,已經遠了千年,你們還得從頭學起!”

他嘴角掛著不屑,心中升起面對高山重壓的豪情。

甘肅安定,大隊人馬正向西挺進,滾滾煙塵拉成十數裏長龍。羽林軍都統制彭世涵在馬上看完厚厚的青海軍報,興奮地一拍大腿:“王不死,好樣的!”

他高揚馬鞭,朝部下呼喝道:“加速!一口氣拿下蘭州!”

漢中,張漢皖收到青海軍報,已是四月初八,他眉頭緊鎖,僚屬不解地問,青海得手,都督心憂為何?

張漢皖嘆道:“全都是新鮮事,還不知該怎麽料理。”

僚屬也心有所感,微微嘆氣。

草原、大漠,少民,跟眼下的英華格格不入,王堂合跟羅堂遠平定青海的速度出乎意料,軍事已走在了政治的前面。要怎麽管制青海,處理跟青海蒙藏各族之間的關系,朝廷似乎還沒拿出一個妥當的方案,此時一國的注意力都還在江南。之前是白蓮教之亂,現在是定都之爭。

“這也是陛下勞神的事,咱們就別管那麽多了,傳令!”

接著張漢皖目光一變,整個人湧出一股迫人氣質,這一天他已等了很久。

“進軍鳳翔府!漢中鳳翔兩府,不得再留一個滿清官員,一個滿清兵丁!”

西北軍報還在路上,待在江南的李肆已經傷神不已了。

“為什麽大家都要盯住江寧不放呢?”

太倉府寶山,在此視察港口規劃的李肆發著牢騷。

“當初朱元璋是因起家根基在淮西,才把江寧定為國都。而江寧除了前明,就再沒作過大一統之華夏的國都,江寧真的合適?”

如年前預料那番,白蓮教之亂平息後,國都之爭就成為國中輿論的焦點。江南人高呼還都江寧,嶺南人罵江南人折騰,絕不願國都北遷,一國上下吵得沸沸揚揚。

即便李肆心有定計,此時也不好直接道出盤算,只能旁敲側擊地造勢。為此他還不得不將回黃埔的時間推後,要先敲定各項準備方案。

李肆只是在自說自話,陪同官員不敢接嘴,臉上各有喜憂。

“來了!”

侍衛興奮地喊出了聲,就聽轟隆轟隆的金鐵敲擊聲破開江面,一艘噴吐著黑煙的大船進了吳淞口,朝碼頭靠來。

長江艦隊的旗艦雷公號,這還是李肆第一次親眼見到蒸汽輪船,趁著料理長江艦隊的功夫正好看看。

官員們忐忑不安地跟著皇帝上了這艘無帆怪船,孟松海,施廷舸和林鵬三個長江艦隊的幹部上前拜見,那一臉的煤灰更讓官員們皺眉。

艦橋上,李肆問孟松海:“長江艦隊沒啦,是不是很不舍?”

《英清和平協定》簽署後,長江兩岸都入英華治下,長江艦隊沒了用武之地,撤編勢在必然。戰船不是賣給民間,就是轉給地方水巡。雷公號也轉入籌建中的吳淞制造局,當作實驗船。

孟松海道:“是有些不舍,不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就盼著可以不加水的蒸汽機造出來,換掉所有風帆船,咱們不必擺弄風帆,就能馳騁大洋。”

李肆搖頭:“你這話可有問題,就算全都是蒸汽輪船,風帆也不能丟掉。另外呢,咱們華夏難道就不擅長擺弄風帆?不管是草原、大漠,還是海洋,不管是策馬還是駕帆,咱們都不陌生……”

“舊的累積而起,才有新的,新的立在舊的上,才能立得穩,立得久,就像這炮……”

李肆來到艦橋下的炮台,拍著兩寸炮的粗沉炮管,無比感慨。這炮完全是佛山制造局自己琢磨出來的,靠著自己的表現,終於得來海軍矚目,與蒸汽輪船並為海軍下一代戰略性研發課題。他雖有推動,卻沒起決定性作用。

舊的世界被自己推動,正滾滾轉著變為新的世界,新舊之間,到底是怎樣過渡和演變的,李肆心中都沒有底,定都之事是這樣,之前不列顛的勞倫斯爵士在龍門學院所講的一堂法學課,也引得國中明法科學子們熱議紛紛,英華法學變革正在醞釀之中,讓李肆更有一分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