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政變:西院(第2/2頁)

“這個機構的權力,可如工商所請,仿效都察院,只有進諫呈情之權,實際事務,交由法司、計司和商部等衙門處置。”

李朱綬這話,最初引得湯右曾、楊沖鬥等人大皺眉頭,還真要讓工商涉足朝政?可細細一想,都察院只管官員,的確管不到工商,若是要商部和計司全然處置工商事務,他們背後又都是皇帝直接授意。如今李朱綬這一言,實際是在分皇帝之權……

想及皇帝之前聲稱就是要將自己之私白於天下,如今工商總會的回應,以及李朱綬的建議,都是在給皇帝處置工商事務套一層枷鎖,湯楊等人恍悟,莫非這就是皇帝的初衷?

當眾臣紛紛表示贊同時,李肆無比感慨,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第一次不必他將謀劃全盤拋出,大臣們就已點了題。看來朝堂的思路,也漸漸跟上了這個時代。

他微微笑道:“那麽,這個機構,大家覺得該叫什麽名字?”

“商諫局”、“商察院”等等名字都湧了出來,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個機構該怎麽命名,跟其職責和地位緊密相關,大家都不願置身事外。

當皇帝和朝堂的意思傳回工商總會時,包括沈復仰、梁博儔在內的八十四名代表全都愣住了。

盡管朝堂和皇帝還要塞人進來,盡管限定了只有進諫和呈情的職責,但這份草案的精神卻是被肯定了,讓這幫正為自己獅子大開口而忐忑不安的商人們如釋重負,接著又淚流滿面。

他們都有一種小妾驟然轉正的喜悅感,過去皇帝雖重工商,為工商放開手腳,甚至還一直扶持工商總會,讓他們有說話的地方,但總還是無法進入正式的國政層面。如今卻是能借這個機構,成為朝堂的正式一部分,這可是不官而官。

梁博儔這個日日憂懼的新人,更是滿心感嘆,他完全沒有料想到會是這般結果,甚至還經常引頸探望窗外,就擔心大批兵馬湧進青浦,將他們這八十四名代表,連同上千工商總會成員一網打盡。放在北面,這可是赤果果的跟朝廷相抗。

得聞皇帝和朝廷正在為這個機構的名字傷腦筋,給他們傳回消息,也是想聽聽他們的意見,這“八十四人委員會”情緒昂揚地討論起來。

梁博儔乍著膽子又提了一句:“咱們工商,開廠辦作坊,都有東家行西家行之稱,莫若叫……”

這個思路好,眾人楞了一下,有人道:“那就叫東院?”

此人頓時被唾沫淹沒,東院!?你是想以一國之主自居!?這一國之主可是皇帝!皇帝雖自稱不再是君父,天下不再是他的私產,但他怎麽也是大東主,是大掌櫃。

韓玉階一錘定音:“咱們要擺正位置,官家是大掌櫃,咱們是跟著官家謀富貴的西家,就叫西院!”

就這麽,符合華夏國情的兩院制議會裏,第一院粗顯雛形,它的名字蘊著深深的華夏內涵。而它最初設立的用意,不過是工商總會、皇帝和朝堂,為互相監察大家在新起的金融事業上有沒有動什麽手腳,護著這利國利民的金融事業成長而已。

此時大家都沒注意到這個西院,到底觸發了怎樣的政治進程,只有李肆帶著一絲淡淡的自得,看著這個機構立起,他很清楚,這個西院,日後會成長為怎樣的權力機構。

幾日裏,工商總會、朝堂和皇帝的中廷來往穿梭,將西院的架子飛速搭了起來。

有運行了好幾年的縣鄉公局在,西院的架子不必新創。先期設立三十名院事,工商總會十五人,皇帝的中廷五人,朝廷自法司、計司、商部、都察院和刑部各出五人。

皇帝親任西院院長,工商總會自己選任院總事。西院的權力是,審查《金融法》的訂立和修補,西院的審查通不過,該法就不能執行。同時西院還要審查皇室、工商和朝廷在金融事上的作為,就違法之事向法司提起公告。為此西院將設立隸屬於自己的審查機構:金融局,由三方共同供養。

皇帝這個院長僅僅只是名義上的,西院每人一票,一般事務,都是一半通過則算成立。皇帝那一票,自然只在雙方相持不下時才起作用。

不管是權力範圍,還是院事構成,離真正的議會還差得太遠,但這只是個起步。包括工商總會這個機構會如何變化,西院會如何擴權,李肆都已經有所預料。

可他沒有料到的是,另幾方早早就跳了出來發話。

從收下呂宋,到股票市場設立,再到金融興起,李肆調整國家權力架構,以便容納工商,英華的政治進化,正在激流中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