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

“鄧小田案本身不是什麽麻煩,麻煩的是有人要借題發揮。特別是那些腐儒,他們滿腦子都是窮人一定有理,富人一定有罪……”

黃埔無涯宮肆草堂,法司使史貽直身子埋在置政廳的鹿皮沙發裏,皺眉如此說道。他已經習慣在這裏放松說話,而計司使顧希夷以及樞密院和三省的各位相爺。不是攤手扶靠背,就是蹺著二郎腿。放在前朝,那就是大大的失儀。通政使李燦除外,他資格太淺,就虛虛搭了個屁股尖。

三司三省加樞密院的範晉蕭勝,這十一位組成了英朝的內閣,他們就是英朝的宰相。此時英朝的政務體系又作了一番微調,主旨是中書尚書兩省相平,同時蕭勝以武將之身,升任樞密院右知政,範晉升任左知政。

眼下尚書省除了戶、禮、工、兵、吏、刑六部,另外加了驛部和農部。驛部不僅負責驛傳體系,還負責推動全國交通網絡建設和管理,相當於李肆前世的郵政和交通部。而農部則是因應細化管控農事,從戶部裏專門劃了出來。

眼下英華朝堂格局,道黨多在中書省,管理工商和新興事務,賢黨在尚書省,負責社會安定和農事,儒黨則聚在門下省,負責審察彈劾官員。這番格局基本能保持穩定,同時也能各盡所能。

相互間的爭鬥自然免不了,但跟之前朝堂奏章戰不同,多體現在預算、人才和話語權的爭奪上。

另設驛部和農部,不僅是因應國政管理所需,也是為了平衡賢黨。而借著這一步,中書省也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翻身機會,他們名正言順了。之前都是以總署一類的臨時官衙來統管事務,現在也終於升為正式一部,之前別扭的“知事”一職,也換成了尚書。

工商總署升格為商部,文教總署升格為文部,醫衛總署升格為醫部,內衛部門也變成了衛部。因為不好一步大躍進,通事館、將作監、欽天監一類部門依舊沿襲。

這番調整後,英朝三省三司加樞密院的朝堂格局也穩定下來,因此民間也有了十一相的說法。但這個相跟歷代各朝的相不一樣,都是分管實事,不是皇帝身邊的宰輔。而每旬第一日在置政廳舉行的禦前聽政會,就成了最高規格的國務會議。

關於“麻煩”,尚書省左仆射李朱綬擔心的是另外一點,尚書省八部,只靠農部掌著田產稅,總體而言,就是個花錢一省。而最近李肆頒布的一系列“仁政”,讓農部所掌收稅進一步下滑,基於滿清時代地方官的心理慣性,他對這事很是憂慮。

李朱綬道:“官家又降產稅,又降田稅,還以稅抵租息,農稅乃地方根本,降幅如此大,不知國庫會不會出問題?”

他這一問,尚書和門下兩省其他三位相爺都同時點頭,他們也很關心這個問題。樞密院範晉和蕭勝也都支起了耳朵,他們管軍的,對國庫變動最為敏感。英朝量入為出,預算先行,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如果國庫減收,他們的軍隊可就要大受影響。

今天的國務會議,鄧小田案只是細務,這事才是大頭,聽李朱綬問到,李肆看住顧希夷:“顧大掌櫃,還是用數字來把這事說清楚吧。”

計司前身就是戶部的度支司,國庫出入都歸計司管,數字自然都在他的手中。

顧希夷點頭道:“此事根底說來繁雜,鄙司就擇要說明。為何要減稅?因為在農稅一項上,我英華收得太多了!”

這一論讓眾人愣住,太多?不說這次減稅,就說之前,通過官府下鄉、票行下鄉,抹除雜派,農人自納等等措施,英華治下的農人,負擔可是減輕了很多,怎麽可能還收得更多了?

顧希夷繼續道:“為何會多?一來我英華以農稅直接補地方,由此砍掉了地方雜派。農人過去負擔二兩銀子,一兩給中央,一兩給地方。現在他們負擔減到一兩五錢,卻是都由中央征收,中央握住的農稅,自然多了五成!”

“還不止如此,我英華在廣東推行官府下鄉,以縣鄉實有田畝計稅,經歷兩年多的工作,整理出來的稅源比以前多出大半!昔日滿清戶部籍档上,廣東一地只有不到二十萬頃田地,而到今日,本朝已握的田畝實數已近三十萬頃!據各地農正匯報,這還不是最終數目,今年核算下來,估計要近三十五萬頃!”

眾人抽了口涼氣,三十萬頃,就是三千萬畝。英華治下,僅僅廣東就能握住這般田畝,如果換成滿清,不靠工商,就靠這般田畝,一年就能收個兩三百萬兩銀子,是之前的兩三倍之多。

不少人都心道,這真是妖法,同樣的土地,換了咱們英朝管制,居然就能生出這麽多財富。

可在場人都是如今天下的頂尖人物,片刻就明白了其中奧妙,那自然是今日之英華,靠著票行和官府下鄉,對地方的掌控更上了一個台階。